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母,是藏传佛教神灵体系中最为慈悲、柔美的女性神灵。度母具有“闻声救度”的功用,在藏地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度母形象起源于印度,于公元六、七世纪正式传入藏地,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在此漫长的时间阶段内,度母形象由初入、被接收、被继承到再诠释、再创造,最终于元代大一统时期呈现出定型的态势。本文截选分析的时间跨度为7世纪到14世纪,以历史学视角探究度母信仰的历史渊源,梳理出度母形象早期诠释与流传的史实,明了其在发源地与传入地的信仰内涵差异;以图像学视角,大量收集各地区度母造像的遗存品图像,在具象化的艺术形式中分析度母造像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在个案对比中析出度母形象一脉相承的接收点以及具有藏族化色彩的转变点,为本土化的特征把握提供例证;以宗教学视角,把握度母神灵形象的精神内涵,明了度母的宗教功用,分析其与信众间的心理联理,从而利于对度母形象的完全把握。度母这一外来神灵已成为藏民族十分尊崇的女神,其形象犹如藏地人民精神层面上的母亲,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宗教神佛的形象,主要分为神灵形象和艺术形象,即由文化意涵和外在式样两个部分所构成。本文对于度母形象的探究便从此两方面入手,既探究其宗教义理层面上的诠释,又关注其外化于“形”的造型图样的变化,由外及内地探析度母形象藏族化、本土化的过程。在了解域外度母形象概况的基础上,与藏地再诠释的度母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将有利于生动地把握其流变的特征,进而加深对主客双方,即藏民族与度母信仰的了解。望本文能够为宗教神灵形象演变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