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解码器在ARM平台的移植及关键算法优化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视频信息环绕着人们的生活,它们一般都是通过采用不同的视频编码标准被进行压缩的。在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经过压缩的视频信息消除了不必要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等的冗余信息,节省存储空间及传输时间。  H.264 H.264的产生是视频编码界所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在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对视频图像进行较高的压缩比,但H.264编码标准的高压缩率是以牺牲代码精简及计算复杂度小为代价的。由于H.264的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大,使得它在硬件资源和计算能力相对有限的嵌入式平台上无法实时解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H.264算法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对H.264的解码标准,原理及主要算法进行了介绍;对ARM处理器体系结构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介绍了本文中所使用的ARM处理器平台和给出了处理器平台的搭建过程;对现存的H.264解码器模型进行了分析,并选择JM8.6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代码;完成了其在ARM平台上的移植操作;分析了各个功能函数的计算量比重,确定了ARM平台上H.264软解码算法优化方向;对解码器中IDCT变换部分及去块滤波进行了原理分析,对IDCT变换部分采用手工汇编优化4X4整数IDCT变换,使itrans()函数的计算量比重从9%降低至1%以下;分析了现有去块滤波快速算法,减少循环判决次数及获得编码信息的运算次数,使去块滤波计算量比重从19.5%降低至15.0%。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防破坏报警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防火报警系统。系统由多个报警器构成,各个报警器之间定时地相互发送数据,如果在规定的很短时间T内,任何一个报警器没有
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带宽容量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为实现基于Internet的测控系统创造出越来越好的条件。测控系统的分布式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顺应这一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物联网的关键领域—传感网络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发展需求。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是一种对多参量敏感的传感元件,可以通过波分
Ⅲ族氮化物宽禁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前沿和热点,主要包括GaN、InN、AlN及其三元和四元合金(InGaN,AlGaN,InAIN和AlInGaN)。其中InGaN材料以其优越的光伏特性,迅
寄生虫通过寄生引发人体或者牲畜的各种疾病,有发病潜伏期,感染源多样、发病速度快等特点,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传统杀灭技术效率低,操作复杂且不易推广,开发快速、高效、低毒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快速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后语文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快速阅读的背景、影响快速阅读的原因,提高阅读速度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三星品牌广告中所透露的无微不至的用户关怀,令人折服。在本届戛纳创意节上,三星电子喜获丰收。三星不仅一举斩获29项广告大奖,更是荣膺“年度最佳广告主”称号。戛纳创意节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研究的热点,有着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本文主要设计了一款基于ARM9的嵌入式实验
CDPK(Calmodulin-depended protein kinase),即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作为一种重要的Ca2+信号受体广泛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CDPKs包含四个保守性差异很大的功能区,从N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