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渎职犯罪中,如何认定渎职行为和危害后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渎职行为往往隐藏在危害结果背后,并非作为危害结果出现的直接原因出现。找出危害结果与特定渎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目前理论学界和司法实践当中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在众多认定方法中寻找出一条合适的认定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例的不同认定方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及对同一案例中所存在的因果关系运用不同学说加以认定,并结合渎职罪本身的特点,最终选择以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模式。文章的引言部分阐述研究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的意义,并以一个案例引出问题,分析司法实务中所存在的争议之处,将案例与渎职罪的特点相结合加以分析,并将现有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加以比较,确定每种理论对渎职罪因果关系的指导模式,从而选择一种合理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难主要体现在司法实践中。文章的第一部分从渎职罪因果关系认定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渎职犯罪案件因果关系在认定方面近年来呈现的主要特点,并着重分析了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渎职罪因果关系理论是植根于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大框架之下的。第二部分全面介绍刑法因果关系的概述,包括理论起源以及现存的中外各种理论学说,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特色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此部分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将理论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每一种理论的缺陷,从而更进一步的找出完善方法。并将渎职罪因果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之后的理论做出铺垫,打好基础。第三部分对通过对同一个案例运用“条件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进行分析与评价,比较这两种认定方式的思维方法,同时着重对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在司法实践中对渎职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进而确立从事实因果关系到法律因果关系的双层次理论认定模式,解决本文开头提出的主要问题。
其他文献
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后,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建设人才,一定程度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也出现质量问题,由于课堂教学始终都是高校教育开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1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共聚物,可用于塑料、皮革、造纸、原油等方面。因为其含有可与有机颜料分子平面成强的π-π键的苯环,和水解后形成的溶剂化链,并提
利用国际刻度参考装置AlphaGUARD测氡仪及水氡测量组件,使用水中溶解氡(或豁免级氡气源),开展代替目前氡气固体源校准方法实验。对FD-125测氡仪标配的3个闪烁室(1#、3#及5#)分别
Micro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存在于动植物以及病毒中的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非翻译区(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
按照生产地对欧洲铁路货车转向架进行了分类,着重从结构形式和悬挂方式等方面对各型转向架进行分析和阐述,预测了欧洲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国内企业开拓欧洲铁路
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国民经济大背景中通盘考虑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打破二元结构,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伦理建设已成为了现今社会转型时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公共伦理展开了广泛探讨,对公共伦理的学科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在多个方面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论外,中间三章为主体部分。绪论回顾曹植、阮籍比较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曹植、阮籍诗歌创作背景比较研究曹植少年时期安居
公路线形是影响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几何特征之一,因此,在设计阶段分析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评价其设计的安全性,对于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路的整体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