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假恶性”的囊胚滋养层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在细胞增殖分化、侵袭信号转导通路、血管侵蚀和新生血管形成、免疫逃逸及细胞凋亡等诸多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两者的交叉性研究不仅对各自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揭示生命的起源、肿瘤与胚胎细胞发育生物学及胚胎植入和肿瘤侵袭转移等复杂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可能找到突破口。 第一部分观察小鼠囊胚与人卵巢癌细胞这两种具有侵袭特性的细胞在体外相同的微环境下,动态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生物学行为变化,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两种生命现象,为阐释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和促进胚胎植入与肿瘤侵袭转移的交叉性研究提供一个研究平台。第二部分探讨围植入期子宫内膜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天然的抗组织侵袭模型—胚胎植入的角度来阐释肿瘤无限侵袭转移的机制及其治疗靶点。 方法:第一部分建立小鼠囊胚与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体外共培养模型,观察小鼠囊胚与HO-8910PM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应用MTT法检测HO-8910PM细胞黏附率的改变;应用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观察HO-8910PM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及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变化;应用RT-PCR检测HO-8910PM细胞MMP-2、MMP-9、TIMP-1、TIMP-2 mRNA的表达。第二部分将小鼠围植入期子宫内膜的粗提物(d0、d4~d8、d13)与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增殖率、黏附率的改变;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各组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率:应用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及趋化性运动能力的改变;应用RT-PCR、明胶酶谱、逆酶谱法检测各组细胞MMP-2、MMP-9、TIMP-1、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植入期子宫内膜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