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科学哲学已经成为当代理论和分析的战场之一。论争的中心是一系列不能被明确地冠以“科学”名义的领域的客观能力问题。也即,社会科学是如何追求客观性的? 文章第二部分回顾了从方法论上追求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历程。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科学建制化进程中,一门学科若想确立自己的合法性,首先必须在方法论上论证说明自己的研究和知识的客观性与确定性。这样一种方法论的追求表现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实证主义试图对自然科学中的原则、方法、规律作出解读,为社会科学提供一种规范或“范例”。这一观点表现在孔德所倡导的实证社会研究方法论和穆勒的“逻辑学”中,而迪尔凯姆则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论策略。它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运动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与实证主义的径路不同,韦伯提出了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寻找一种最适合于社会科学探究的知识模式。但是,将科学方法扩展到社会科学探究领域引发了一系列的责难,韦伯试图建立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社会科学客观性的方法论追求也很难说是成功的。 第三部分将关注点转向了社会科学对象的独特性上,从本体论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社会事实表现了一种将自身与自然事实区分开的“复杂性”,社会科学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对象时很难达到客观。为避免这一令人不安的后果,方法之一就是将社会对象的复杂性视为自然对象复杂性的亚一种类,这驱使着许多社会科学家努力追寻着一个尽可能地类似于自然科学对象的研究对象。这一观点通常受到“不相容主义者"的拒斥,他们认为社会科学根本不是关于自然种类的,社会科学对象的复杂性是独具一格的,应该采用独特的探究方法。“批判实在论”取两者间的中间道路,既承认社会科学对象的独特性,又不否认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科学地研究。但是,这三种立场通常都过于严格。制定一个模型来确定社会科学的对象应该是怎样的,与承认一个复杂性概念是背道而驰的。而我们也将不可避免地终结于一个过于“规范的”社会科学客观性观念。 第四部分考察了社会现象如何通过特定的分类方式而成为“客观性的对象”。这一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客观性研究涉及对象和客观性的建构研究,它不是从某些给定的或固定的“事物所是方式”中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构建事物的实践的和概念的方式中派生出来的。哈金的“互动种类”概念正适合用来描述如何从一种对社会科学对象的建构性分类方法的理解开始来探讨客观性问题。社会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只能在与它们的所指的关系中才能得到评价,而不是通过参照一些理想的标准或客观探究的协议。这一径路有别于社会科学通常提倡的实践方法,即制定一个模型来确定社会对象像什么东西,以及从这些实践方法中得出的“规范的,’社会科学客观性观念。
其他文献
自然的自在与人类视角中的自然实际上是一种“存在①”与“存在者”的关系。从“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出发去探寻人类视角中的存在物,它们实际上是人类对于自在自然或存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女性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介入科学领域,以其独特的性别关注打开一个崭新的文化视角.女性主义者从不同层面对主流科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其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和性
艾耶尔在《哲学的主要问题》(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一书中说,“对于一个个体而言,什么性质是它为了成为那种事物所必须的……在一定程度上说答案是任意的,但至
古今中外对“文化”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是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核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文化产业”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一个新的独立的领域和概念,并且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效益
新中国成立前,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2001年撤盟建市)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民生活贫困的一个缩影,以“世界水土流失之最”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蒙汉各族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鄂尔多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出一曲“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华美乐章。  一、不懈的努力让绿
期刊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其对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求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