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国际事件表明:一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及其结果,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对他国的知觉、评价和情感,即他国的国家形象。一国的国家形象会对国家间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很大一部分起源于国家对自身形象的建构以及控制、影响其他国家对其形象认知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形象成为一种影响国家间行为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国谋取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有力工具。因此,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一个国家在相互依存时代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1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被世界接纳和了解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暴露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加上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某些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地放大中国的负面新闻,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难以抹去的刻板印象。有学者指出:“中国形象没有跟上中国变化。更有西方人士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而是被扭曲的国家形象。”2中国常常被某些西方媒体描绘为贪污腐败、缺乏民主、威胁邻国、侵犯人权等等,各种“中国威胁论”更是变种繁多,例如“‘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被放大的‘中国责任论’”3等等,严重扭曲了中国形象,非常不利于中国同国际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合作异常重要的全球村时代,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势在必行。塑造国家形象的途径有许多,本文主要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呈现成功的领导人形象和妥善运用媒介手段等三个方面来阐述。随着科技水平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和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各国政府塑造国家形象的强有力的武器。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的代表和发言人,其个人素质和形象对国家形象形成的影响不容小觑。国务院总理是我国最高领导集团的代表,因此总理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是总理和媒体进行有效互动的舆论平台,各国权威性的媒体记者汇聚一堂,和总理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两会记者招待会自1989年开始电视直播,1993年开始逐渐制度化。朱镕基温家宝两位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更是从1998年来每年两会的压轴戏。本文重点通过对朱镕基温家宝两位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的报道,来分析两位总理形象对于国家形象的呈现。本文通过对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不同国家媒体的提问数量、类型结构,以及两位总理的应对回答,来分析其语言艺术,人格魅力和执政风格,从而探讨两会记者招待会媒体公共空间下总理形象呈现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传播的作用。从分析可以看出,两位总理高效地利用了记者招待会这个舆论平台,表达了我国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外国干涉内政的政治立场以及有效消解国外民众对我国的刻板成见。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生产出了良好的媒介话语效果。两位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表现的超然的气质风度、丰富的人格魅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严密的逻辑思维,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折服了众多媒体记者,获得世界民众的认可接受,为塑造真实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