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对甲烷裂解与甲烷水蒸气重整两种制氢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甲烷裂解过程生产的氢气不含CO和CO<,2>等杂质,生产单位体积氢气消耗能量低于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过程.甲烷裂解制氢可以同时得到纳米碳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这些碳燃烧生成CO或CO<,2>,产生的热量都足以供给甲烷裂解反应过程的能耗.利用TEM(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对反应后积碳的催化剂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含量少的催化剂中金属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生成的纳米碳管直径更小,产率更高,金属含量较高时催化剂中的小金属颗粒有烧结现象,并有大金属颗粒的生成,不利于催化剂长碳或形成形态较好的纳米碳管.Co-Al催化剂中加入Ni能生成形态均匀,直径在10nm左右的纳米碳管,引入铜的催化剂颗粒较细,但出现聚集现象,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较差,碳管的生成量小;Fe和Mn的加入对催化剂影响不大.Co/Al=2的催化剂在高温下能生成管径更细的纳米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