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传播主体的努力,实现在封建制残余势力浓厚,宗教影响深刻的多民族偏远地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的不同形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有利于完善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为新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从实践上说,能够使我们更加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从而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做为科学的理论必将对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新疆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的主体以及结果的进行分析和整理。全文包括导论及五章内容,其中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间接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是以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入为前提的,而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入具有复杂和深刻的历史背景。从政治上说,新疆旧军阀的倒台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新疆提供了可能;从经济上说,些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传入新疆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文化上说,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少数民族的新式教育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清除了思想上的障碍。这一切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入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其历史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8到1930,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初期传入时期;第二阶段,从1930年到1937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开始传播时期;第三阶段,从1938年到1942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是与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疆的理论宣传和革命实践密不可分割的,特别是在俞秀松、林基路等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通过对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者的个案分析,比较清晰地展现马克思主义早期在新疆的传播进程以及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新疆早期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以及传播结果是受当时新疆的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而制约,从传播内容看,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推进,而是选择性传播;从传播的方式看,是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建立进步组织、出版进步刊物、报纸以及办书店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从传播的结果来看,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成为了动员和组织新疆各民族人民积极抗战的思想武器,促进了广大各民族人民群众积极地投身入改造社会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促进了新疆各民族人民的思想觉醒,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得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早期传播的经验教训是:必须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必须依靠和团结新疆各民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