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骏声於《说文通训定声》中以六书理论为指导,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等问题,因而在清代六书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说文通训定声》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朱氏其他《说文》学著作,对其六书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总结,并在学术史上予以合理的定位,以期有助於整个清代六书学理论的描述和总结。文章分为八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所探用的方法和版本等,并对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论朱骏声的象形与指事观。朱氏提出了象形“因形制字”和指事“因字生形”的造字方法和构形特徵。在此基础上,其对《说文》所析部份象形字和指事字的结构类型进行了改订。第二章论朱骏声的会意观。朱氏认为会意字之字义与其直接构件之义密切相关。据此,朱氏对《说文》所析部份会意字的结构类型进行了改订,并对《说文》称“阙”字例进行了结构分析。此外,朱氏还注意到部份会意字的直接构件具有示音功能的现象。第三章论朱骏声的形声观。朱氏认为形声字之形符主意、声符主声,但部份声符具有示意功能。据此,朱氏对《说文》部份形声字的释义进行了改订,重析了部份声符。朱氏在研究声符的示音功能过程中,实际构建了谐声层级,并讨论了音转和音变构词等问题。朱氏还讨论了形声字产生途径等内容。第四章论朱骏声的兼书说。在《说文》的基础上,朱氏将小篆直接构件分为象形、指事、表意、示音等四类构件,并对其所收字体的构件组合模式用“某兼某”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实际对小篆的构件组合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但受构件功能兼类的影响,误将形声兼指事类构件列入其中;朱氏还误将部份不成字构件列入其中。同时,朱氏实际主张大量汉字兼转注或假借二书。第五章论朱骏声的转注观。朱氏分此前诸家转注观点为主形和互训两大派、六小类,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在批评了许慎的转注定义之後,朱氏重新界定了其内涵,将词义引申现象视为转注。朱氏总结了词义引申的原理,逐一分析了词义引申的诸多现象,并藉此探讨了汉字因词义引申而造分化字等内容。第六章论朱骏声的假借观。朱氏重新定义了假借的概念,将通假现象视为假借的主体,但也承认本无其字之假借现象的存在。朱氏总结了假借义的基本特徵,讨论假借现象的“三原”、“四體”、“八用”等内容。朱氏实际将一切不用本字的现象均视为假借,故误将校勘学上的刊刻误字等归入其中。第七章朱骏聲六书總论。朱氏基本接受了“四體二用”的观点,但提出了造字之转注和造字之假借等观点,实际讨论了汉字造字原则與方法等问题。朱氏将假借置於转注之後,认为其導源於秦代则有误,不合汉字发展的基本规律。文章还对朱氏的六书说總體成就和不足进行了總结,並從学术史上为其进行了基本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