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测量语言学习者总体语言水平的指标,词汇丰富性,在近几十年里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学者们对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及口语中的词汇丰富性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但是,对测量词汇丰富性的指标问题,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基于Laufer(1991), Engber (1995),以及Read (2000)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词汇丰富性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括三个维度: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性以及词汇密度。本研究重点考察以上三个维度在大学英语专业学习阶段的发展模式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深入探讨了词汇丰富性与写作质量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中,作者抽取了一所师范院校的135名被试中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词汇频率概貌分析软件RANGE以及数据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学生二语限时作文中的词汇使用情况,揭示了词汇丰富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所得数据,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的词汇多样性没有呈现线性发展。大二和大四的学生在使用多样的词汇上优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然而,大一至大四学生的词汇多样性没有显著性差异。(2)作为测量词汇丰富性的第二个指标,词汇复杂性充分地展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词汇使用能力。总体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复杂词的使用不断增多,而高频词使用的数量则随之减少。(3)就词汇密度而言,其发展趋势并非呈直线式。大一学生的词汇密度最大,大二学生的词汇密度最小。但整体上看,从大二至大四,词汇密度呈上升趋势。(4)对于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性以及词汇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只有词汇多样性与词汇复杂性之间呈现显著相关。(5)在词汇丰富性与作文质量关系方面,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密度与作文质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但词汇多样性并未与作文质量呈现显著相关。以上研究成果说明了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限时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情况,揭示了学生在词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的教与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