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仅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随着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推广,开展职业资格认证管理工作已成为实施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行政职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稳定市场秩序、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成为当下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重点清理对象,并且国务院也出台了多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证交由行业协会承接的措施。显然,由行业协会承接资格认证已成为落实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与此同时,国家也充分肯定了(体育)社会组织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有效载体,是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积极推促行业协会承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快速推进中的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也应及时对此作出回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推促协会积极承担职业资格认证。但就我国体育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承接职业资格认证方面还存着些许困难。因此,就要推动体育行业协会实施改革,并且要充分利用职业资格认证这一因素来倒逼体育行业协会实施改革,以期在体育行业协会改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促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本课题以体育行业协会承接职业资格认证的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体育行业协会承接资格认证职能进行了相关探讨。目前,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形成了国家、省级、地方的三级化管理模式,建立了行政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设置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馆管理员、体育经纪人、游泳救生员四个职业类别,并且在体育市场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随着体育职业资格认证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在稳定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行政化色彩明显、缺乏市场导向、存在权力寻租隐患的乱象。为此,国家要求行业协会转变角色,积极承担资格认证,并且也从承接原则、承接条件、承接程序、承接规则四个方面对行业协会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与此同时,治理理论、第三部门的组织优势、国际惯例、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初步介入、行业协会职能定位的拓展、协会改革的不断跟进也为我国体育行业协会承接职业资格认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我国体育行业协会政社不分,关系不顺、职能定位不准确、代表性不强、既得利组织的阻碍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却阻碍了其承接认证职能的步伐。为此,要积极推促体育行业协会实施以下变革:强化外部建设,实施政府职能改革,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夯实协会建设,转变“二政府”色彩;完善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