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物资源量评估及其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但直至今日,包括食物不足、营养不良在内的全球性食物安全危机仍愈演愈烈,食物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全球性的食物安全问题与区域性的食物资源不充分利用现状并存。因此,为估算各国食物资源量及食物资源利用效率,以评估可开发的食物资源量,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表征各国食物资源潜力,并依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理论,以人类食物消费为导向,建立了食物生产力需求模型及食物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食物资源量的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全球净初级生产力总量为76.89Pg C,折合食物资源干物质170.89Pg,其中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量为53.96Pg C、内陆水域净初级生产力为0.608Pg C、专属经济区海洋净初级生产力为22.3Pg C;美洲、大洋洲、东亚、南亚、俄罗斯及南部非洲是食物资源总量较高的区域,撒哈拉地区、西亚、中亚及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食物资源总量相对较低;食物资源总量最高的国家为巴西,约占全球10.12%,巴西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中国等五国共占全球食物资源总量的35%。食物生产力需求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2013年全球食物生产力需求总量为2.44Pg C,折合干物质总量约5.42Pg,其中植物性食物生产力需求量约0.8Pg C,动物性食物生产力需求量约1.63Pg C;食物生产力需求量较高的国家主要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中,中国食物生产力需求量最高,为0.22Pg C;排名前20位的国家共占有全球食物生产力总量的约78%。食物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结果表明:食物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以亚欧大陆为代表的旧大陆高值区和以美洲、非洲、大洋洲及亚欧大陆北部国家为代表的低值区的空间格局;其中,埃及食物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为37.87%;其次是以色列的30.67%和中国的22.68%。食物资源利用效率的聚类分析表明,171个国家被划分为5个聚类:聚类1包括埃及和以色列;聚类2包括中国、比利时、约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聚类3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德国、尼日尔等11个国家;聚类4包括美国、日本、乌克兰、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西班牙、缅甸等39个国家;聚类5包括俄罗斯、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苏丹等114个国家。对食物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的剖析表明:各国食物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不同,对于埃及、以色列、中国等聚类1和聚类2国家,由于食物资源开发的历史较长、人口数量较多,使得区域食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食物资源利用的多样性程度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食物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德国等聚类3国家,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不如聚类1和聚类2国家,并且拥有较高的人均食物资源量,因此食物资源利用效率不及聚类1和聚类2国家;对于南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聚类4和聚类5国家,人均食物资源量较高,但人口数量较少,食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因而食物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中美两国食物资源利用效率的对比分析表明:在饮食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对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陆地植被及水域生态系统食物资源利用程度高)及多样化饮食策略,使得中国食物资源利用效率远高于美国。模型的分析仅能指示部分的影响因素,还需加强对具体国家的详细分析。根据对研究数据、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讨论、分析,文章认为,下一步的工作应当是确定区域食物资源开发的限定阈值,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各国食物资源利用效率,由此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食物资源开发、食物供给能力提升等重要问题提供可能的参考。
其他文献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既往针对黑素瘤,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单纯化疗的疗效有限,持续缓解时间较短。在精准医疗时代,随着对黑素瘤分子层面的不断认识,
随着某型飞机飞行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内、外场频频出现动力燃油导管(以下简称导管)焊缝爆裂的故障,装备修理风险不断升高。为确保承修装备的使用安全,开展动力燃油导管改进
利用群论与同余理论,计算一类m阶循环群被4阶循环群扩张的亚循环群之间的同态个数,并给出该类亚循环群的自同态个数.所得结果验证了该类亚循环群满足Asai和Yoshida猜想.
由于道路建设,原有土壤被扰动,形成了一种新的人为土-路域土壤。文章对路域土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以呼集高速公路卓资段的实例来说明路域土壤的特点。研究分析了路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