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机理与抑制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之一,随着风电场并网数量及规模逐渐增大,风电并网容易引发次同步谐振问题,严重威胁到风电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制约当前风电并网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针对风电并网的次同步谐振问题,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含风电场次同步谐振机理分析及抑制策略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是否发生与其并网控制系统以及并网结构密切相关。当并网控制系统的参数在一定条件下或者输电线路加入串补电容或者风电场与弱电网连接时,可能会激发风电场并网控制系统发生谐振的条件,使得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现象。为了抑制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现象,可以从改进软件控制算法和增加硬件设备等思路出发,其目的都是破坏风电场产生次同步谐振的条件和提高风电场并网系统的阻尼。在实际中,在对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现象进行抑制时,需要进一步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干扰,例如,风电场的线路阻抗、风电场的一些参数在一定范围内难以精确评估,导致系统谐振频率不确定,从而使得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下降。对于包含不确定因素扰动或者参数不确定性的风电场,需要提出鲁棒性更高的控制策略,使得系统在复杂条件下依然稳定运行。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建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系统各参数对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而,针对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现象设计一个H∞次同步谐振鲁棒电流控制器,并将控制器应用到算例模型进行算例验证,确保系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能稳定运行。首先,本文采用IEEE第一标准模型,构建适用于次同步谐振问题分析的直驱风电场并网不确定性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分析直驱风电场在不同参数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影响系统次同步谐振模态的影响因子;其次,推导包含不确定性因素的直驱风电场被控对象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基于H∞控制理论设计了一个次同步谐振鲁棒电流控制器,并对该控制器的谐波抑制性能进行分析。然后,将次同步谐振鲁棒电流控制器用于直驱风电场算例模型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PI电流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满足在包含线路阻抗、风场容量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下对系统输出次同步电流的抑制要求;最后,总结所研究的工作,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住房问题日益成为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的40年间,伴随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压力愈加突出。为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持续大力支持。但保障性住房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然而我国各地在现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类似于粗放式建设、供需不平衡、保障
科技竞争是当今世界国家竞争及区域竞争的重要领域,深圳是中国最早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卓有成效,早在2006年深圳就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圳市政府通过怎样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效果如何?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科技创新政策入手,对深圳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发展改革
一项好的公共政策在其制定阶段应当遵循何种伦理原则?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诸多有益的讨论,然而结合公共政策失灵这一公共政策实践领域的常见现象来对公共政策制定的伦理基础展开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同时也少有学者意识到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指导意义。为了使人们对公共政策制定应当具备的伦理基础有一个更为深刻和理性的认识,本文借助哈耶克自生自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款可穿戴式康复机器人,在康复医疗中扮演着重要地位。感知系统是机器人控制的前提,但其普遍存在检测设备昂贵、检测地点固定、绝大多数为离线识别、无图形化监测界面,且未对穿戴者进行健康监测的缺点,对运动状态的识别仅局限于识别步态的两相或四相,识别正确率也受个体间差异的影响。为此,论文设计了一款适用于下肢康复运动辅助外骨骼机器人的人机信息监测系统,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实时监测数据的变化,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化石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空气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凸显。于是,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开始被关注。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储能电容等。在电网中,为了降低对大电网的电能质量的影响,各种分布式能源往往不能直接地接入到大电网中,而为了更好地利用各种分布式能源,很多学者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并大量推广。基于目前大量关于微电网的研究都是交流微电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移动设备的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失能辅助、康复问题提供技术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步态康复领域。步态规划是设计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大多采用提前设计的固定的步态模式。其局限性在于难以适应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不同穿戴者的步态差异。因此,个性化的步态模式规划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步态康复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造建设的发展,一种新型社区——“村改居”社区逐渐发展起来。本文的“村改居”是指村民身份的转变,由村民转变为居民,由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村改居”社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既存在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的困境,又存在失地、社会保障、养老需求特殊化等问题。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村改居”社区数量不断增多,“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村改
电力系统的发电调度是电力系统生产与实时运行的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如何保障大规模的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同时又可以高效经济地运行是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必须通过合适的优化方法对其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本文介绍了传统的电力系统多目标的发电调度模型。在电力系统发电调度模型中,一味追求单方面的能源损耗最低或者排放量的最低已经不再是目前应有的准则了,在现阶段的规划计算模型中,应该需要全面地考虑
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期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发电和用电需求在地理分布上极不平衡。对此,互联电力系统为大范围的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良好条件。电力系统中主动电源、不确定性被动电源、主动负荷等元素的出现,使电力系统调控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同时,各类电源的分散性特征及其信息私密性使电力系统分散运行调度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使以控制中心为基础的集中运行调度方
电力负荷预测和电网规划是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南源市高新区电力供应依靠外部电源输入,区内110k V网架未合环,当前工业用电量占比较高,居民和农业用电量偏低,已不能满足工业发展提速和扩大人口规模的要求,解决该区电力网架容载比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必须通过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电网规划方案,尽早开始基建,优化地区网架结构,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开展了南源市高新区电力负荷预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