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碎片化学习以学习时间变得更可控更灵活;分割后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容易获取;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短,更容易维持学习兴趣,知识的吸收率会有所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年轻人所推崇的新型学习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手机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功能的不断扩展也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在碎片化学习中,由碎片化学习所引发的认知障碍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认知是通过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认知障碍是指在这一切过程中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思维、精神、情感及判断等方面的改变。目前,关于认知障碍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医学领域。将医学中认知障碍问题的表现形式与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所遇到的认知问题进行匹配,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是寻求有效解决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的途径,对于碎片化学习的持续性开展,无论现实还是长远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碎片化学习现状的研究,分析出当前碎片化学习的优点与弊端,总结了碎片化学习所导致的认知障碍问题是影响碎片化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主要概念的界定确定了研究的范畴。本文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图式理论、连通主义学习观的指导,详细梳理了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特性及碎片化学习资源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碎片化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划分了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的问题类型。基于此,构建了认知障碍问题模型。在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心理调节机制模型的指导下,提出有效解决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案例研究佐证所提策略在实践中的可用性。论文的组织结构和各章的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研究问题的背景,阐述了碎片化学习的兴起及飞速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明确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碎片化学习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提出了研究目标,简述了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章对碎片化、碎片化学习、认知障碍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依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图式理论,分析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中的问题。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指导设计碎片化资源;应用图式理论描述了人的认知结构,知识的习得过程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建构,并从连通主义学习观探析碎片化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应具备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碎片化资源提供者为有效规避学习者的认知障碍问题所应变革信息的推送方式和整合模式。第三章以学习者在“碎片化”环境下的认知特性和碎片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两个维度,分析碎片化学习的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碎片化学习中存在的认知障碍问题;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对认知过程的描述,将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障碍问题划分为感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并结合医学中认知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构建了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模型。第四章基于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构建了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的调节机制模型;提出了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的解决策略;为了进一步检验所提解决策略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有效性,以研究开发的“一起学俚语learn-slang-with-me”微博为案例,展示了克服认知障碍的具体方式,并对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进行了辩证思考。第五章对碎片化学习中认知障碍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