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压杆理论的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amoni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压杆模型法作为一种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在对结构干扰区做受力分析和配筋设计时,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法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国外对此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在一些国家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己得到应用。国内对于拉压杆模型理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有不少学者利用此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过探讨,然而成果多数集中在深梁、开孔梁、牛腿等结构形式,本文将把拉压杆模型设计理论用于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及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跨高比的受弯构件进行弹性受力分析,得到了深受弯构件与普通受弯构件受力性质的不同,根据构件内部的应力分布,建立了深受弯构件的拉压杆模型。对三根不同配筋率的普通受弯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极限状态下应力的分布建立了拉压杆模型,得出了配筋率与混凝土压杆宽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剪跨比的无腹筋混凝土梁的弹性受力分析,得到了不同剪跨比的梁受剪性质的不同,并根据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了无腹筋混凝土梁的拉压杆模型,将按拉压杆模型法得到的承载力结果与我国规范计算结果相对比,结果很接近。对三根不同配箍率的有腹筋混凝土梁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箍筋屈服时梁的应力分布提出了有腹筋梁拉压杆模型的设计方法,给出了配箍率与斜压杆倾角的关系。对不同配筋率的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配筋率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用拉压杆模型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方法。最后将拉压杆模型法对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及按我国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因此,用拉压杆模型法设计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及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是合理可靠的。
其他文献
海洋环境由于无机盐含量高、干湿交替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导致海工混凝土遭受比一般大气环境更加恶劣的环境,尤其是干湿交替区破坏最为显著,往往干湿交替区被作为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控制区域。因此,对干湿循环机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破坏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干湿交替区有水下区和一般大气区双重破坏特征,随干湿状态的改变混凝土受碳化和氯离子侵蚀的交替作用。本文设计了快速碳化试验和干湿交替试验来模拟
真空预压法处理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和配套的物流保税区约260万平方米的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真空预压中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以往真空
盐冻破坏是混凝土结构老化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处于浪溅区域的混凝土因季节变化承受着海水的冲蚀、盐冻等作用,将导致混凝土表面剥蚀、内部损伤以及结构承载力下降,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很大。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越来越多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因此,开展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模拟海洋浪溅地区盐冻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本文做了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结构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所以研究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性具有重大意义。木结构古建筑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因钢管混凝土特有的优势而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起来。随着应用的增长,其结构内部钢管与混凝土界面间的粘结滑移基本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关注,并成为工程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