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课题来源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课题。本论文是在对安徽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雨花露”水蜜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基础上,采用群落分析方法分析了水蜜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并运用生态位、灰色系统、聚集强度等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2010年全年及2011年春-夏季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结论对水蜜桃园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010年水蜜桃园中共调查到节肢动物51032头,按系统分类学划分为65种,分属于50科。其中植食类37种,分属于29科;捕食类19种,分属于14科;寄生-中性类9种,分属于7科。节肢动物总群落与各亚群优势集中性分别为植食类(0.3423)>总群落(0.3219)>寄生类与中性类(0.2552)>捕食类(0.1812)。总群落与各亚群落的优势度为植食类(0.4636)>总群落(0.4495)>寄生类与中性类(0.4091)>捕食类(0.3218)。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5月25日最大;植食类亚群落和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在8月13日最小。利用群落结构特征指数个体数(N)、物种数(S)、优势度(D)、优势集中性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J)、物种丰富度(R)、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这7个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及特征值。总群落中第二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为92.8119%,捕食类亚群落为92.7294%,植食类亚群落为88.4006%。用系统聚类法分析2010年“雨花露”水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得出,当选用聚类距离d=1.72时,总群落可聚为3类;d=1.71时,植食类亚群落可分为5类;d=1.42时,捕食类亚群落可分为为4类。聚类结果反映了群落状况的季节差异。利用有序样本进行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2010年总群落随时间顺序变化的最优分割分别是4月4日-6月8日;6月22日;7月10日;7月26日-10月16日;10月31日-11月15日的5个阶段,按照误差函数将植食类分割为4个阶段,即4月4日-4月24日;5月10日-6月8日;6月22日-10月16日;10月31日-11月15日。将捕食类分割为4个阶段,分别为4月4日-4月24日;5月10日-9月15日;9月28日-10月31日;11月15日。对“雨花露”水蜜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其它生态学指标之间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R=0.8588,剩余通径分析系数Pe=0.3758。结果表明总群落中优势度(D)、优势集中性指数(C)和Pielou均匀度(J)与多样性指数H’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088、-0.9382和0.7079,其中Pielou均匀度(J)与多样性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用t检验法比较“雨花露”水蜜桃季节间和2010年与2011年年度间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差异,结果表明两年春夏季之间小绿叶蝉、桃蚜、山楂叶螨、李肖叶甲、梨网蝽和跳甲6种害虫的t值分别为1.43、0.38、0.86、1.30、2.14和0.44,t值均小于t0.05(2.16),差异均不显著;异色瓢虫的t值为2.39,t>t0.05(2.16),差异显著,其余天敌的t值均小于t0.05(2.16)差异均不显著。2010年春夏与秋季之间,小绿叶蝉、梨网蝽、三突花蟹蛛和异色瓢虫的t值为5.63、76.38、3.28和4.82,t>t0.01(3.01),差异极显著,跳甲的t值为2.51,t>t0.05(2.16),差异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用生态位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2010年及2011年春夏季水蜜桃园小绿叶蝉、梨网蝽、李肖叶甲、桃蚜、山楂叶螨和跳甲与其害虫天敌在时间、数量和空间格局等多方面关系进行生态学分析,与每一天敌对应的生态位重叠、相似性比例和关联度指数等参数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累加得到密切指数,并按其大小进行排序,得出,2010年春夏季山楂叶螨的主要天敌是粽管巢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小绿叶蝉前三位的主要天敌是三突花蟹蛛、中华草蛉和八斑球腹蛛。2011年春夏季桃蚜的主要天敌是黑带食蚜蝇、异色瓢虫和三突花蟹蛛;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三突花蟹蛛;梨网蝽的主要天敌是三突花蟹蛛、龟纹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山楂叶螨的主要天敌是粽管巢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李肖叶甲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蟹蛛和八斑球腹蛛;跳甲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粽管巢蛛。2010年秋季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和三突花蟹蛛;梨网蝽的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三突花蟹蛛。林间,2010年小绿叶蝉、梨网蝽和山楂叶螨及2011年春夏季桃蚜、李肖叶甲、梨网蝽和山楂叶螨种群聚集均数λ均大于2,其聚集是害虫本身原因造成的。在桃树树冠四个方位间,2010年春夏季山楂叶螨,秋冬季小绿叶蝉和梨网蝽及2011年春夏季的李肖叶甲的λ值均大于2,其聚集是害虫本身原因造成的,其余害虫和天敌λ值均小于2,表明其聚集时由环境中某一因子影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