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hu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性酸雨、臭氧、雾霾天气频繁发生,日益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气污染呈现出的区域性、复合型特征,向我国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打破已有的行政边界,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成为当前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提升空气质量最为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模式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截至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经分别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举办契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性探索。然而,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的实施离不开法律制度作保障,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确保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长效运行。因此,为保障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措施的持续性、规范化实施,构建完备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共分为四章对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法律制度展开论述和探讨:第一章介绍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的具体实践,并对已有的实践活动做出简要的评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了保障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特定时期区域内良好空气质量,均采取了不同的区域联动防治措施,并且收效良好。但是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却还存在区域联动防治法律依据不完善,过分依赖临时措施、缺乏长效运行机制,重点区域的联动防治措施不具备普遍适用性等问题需要解决。第二章对我国当前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立法与相关政策进行简单梳理。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有关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的立法现状和政策规定,虽然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对其规定还主要停留于政策层面,相关立法规定则较少。第三章考察了美国和欧盟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实践及法律支持,进而总结出在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立法、设立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和适当引入经济激励手段等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第四章构建了我国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法律制度。明确区域联动防治的立法模式,构建区域联动防治协调制度、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区域大气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以及区域联动防治补偿、评估考核制度等,用制度确保区域联动防治模式的持续运行。
其他文献
自2012年我国启动"营改增"政策以来,试点行业和区域逐渐扩大,建筑行业虽已被纳入试点范围,但由于其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及改革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而一直被搁置。本文介绍了建筑企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如火如荼的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无疑有多个视角,其中,主体性是一重要维度。因为主体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品牌之争从2010年爆发至今已经4年,但这段品牌争议的过程,却因整个事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持久地吸引着的市场的关注,并且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常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具有在零回转半径下实现平面内任意方向运动的特点,能够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中高效运动。全方位轮是全方位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是机
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与经济腹地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相联系,正步入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转型期。然而对于现代港口供应链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传统的物流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
轮胎花纹是轮胎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随着轮胎工业的高速发展,利用CAD系统提高3D花纹设计效率已经成为众多轮胎企业追求的目标。然而,目
轮胎花纹对轮胎的性能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随着对轮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轮胎花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CATIA具有强大的曲面造型功能,成为轮胎花纹三维设计的常用软件,由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香港特区、英国、美国的项目决策制度,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的财政投资评审体系,借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厦门市和北京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先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探讨丹参酮ⅡA预处理是否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进
随着我志愿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成为地区文明进步、提高整体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健康运转、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