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动力性能与冻土场地路基地震反应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在建的青藏铁路工程抗震设计与地震加固为应用背景,对冻土动力性能、冻土场地、冻土场地路基地震响应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相应成果如下.1.冻土场地路基实际震害性状.这是本论文的立题根本.根据我国近期发生的两次冬季强烈破坏性地震中冻土场地路基的现场震害调查资料,归纳与总结路基的地震破坏特点与震害影响因素,从而为确定研究内容提供必要的依据.2.冻土动力学参数试验与动力变形结构性变化CT检测.这是本论文的工作基础.目的在于考察冻土的动力性能,并为冻土场地—路基体系地震动反应分析准备必要的计算参数,获取部分理论研究的试验依据.采用低温动三轴试验测定冻土的动力学参数,并研究其变化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相似设计原理,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Bockinghamπ定理,主要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并结合考虑土的本构关系、含水量与重度之间关系,建立冻土动强度指标的相似关系解析式,据此,可由冻土动强度指标某一条件下的试验测定值,计算另一条件下的相似值,为解决试验数据短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4.冻土场地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研究.这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之一.针对若干较为典型的冻土场地工况,输入不同基岩地震波,考虑不同的场地烈度、场地融土层厚度、冻土层厚度和冻土层的深度、负温、含水量、最大动剪切模量等条件,计算并研究了场地的加速度反应谱、地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冻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点,并与非冻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点做了对比.5.冻土场地—路基体系地震反应分析.这是本论文的又一主要工作.以一般水平冻土场地路基为例,研究了场地—路基体系最大加速度反应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地震动应力性状,并确定动剪应力与动正应力之间关系;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和应力叠加原理,并引入两个基本力学概念——平均正应力、偏应力,研究路基地震破坏应力条件,建立能够同时考虑静正应力、静剪应力和地震动正应力、动剪应力联合作用的路基地震破坏判别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加深冻土场地路基地震响应与震害理解,尤其是所做的大量冻土低温动三轴试验和所获得的一些认识将为逐步形成我国冻土场地路基抗震设计规范积累部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核废料安全处置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瓶颈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绝对安全的核废料贮存技术。近年来由于地震而引起的核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作为核废料
随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广泛使用,钢管混凝土节点的设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对钢管混凝土节点所作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具体形式的节点的承载力研究,很少探讨钢管
外部粘贴高强材料加固建筑物,在今天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当中。特别是粘贴碳纤维加固,更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快捷的加固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粘贴碳纤维加固轴心受
波纹钢腹板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欧洲规范和美国AASHTO LRFD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中均有相关规定,但在我国公路及铁路桥梁规范中却鲜见其相关条文规定,国内也对焊接波
本文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区软岩特性研究及其对坝区边坡的敏感性分析为题。从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入手,开展一系列的软岩特性研究。在深入调查坝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
方钢管桁架是一种将成熟的桁架制造技术和新型的钢管材料有机结合的结构体系。本文侧重于对该类结构次生应力问题的理论研究。论文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60榀节点理
本文在对深圳市的十五个大中型房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两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房屋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各种建筑废料的构成和来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废料产
车辆桥梁耦合振动问题是两个动力系统耦合振动的问题.本文利用振型叠加法的思想,在利用现有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桥梁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本文推导了单自
EKG(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了电渗和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优点,可运用于地基排水固结和加筋土工程中,对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粒土,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的爆炸波作用原理及相关公式并得出了单自由度体系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方程,接下来应用爆炸荷载计算软件COMWEP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板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