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探索新知识,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够有效提升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探索新知识,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但传统教学活动中,预习通常是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学习也提出了需要进行课前预习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课前预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当前,移动学习方式的普及,打破了英语学习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丰富了英语学习的资源,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将英语预习环节置于在移动学习环境中,以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培养良好预习习惯为目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整体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业成就的目的。本研究对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预习对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业成就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概述了内国外移动学习环境、英语预习、学习态度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移动学习环境下英语预习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了传统预习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选择了应用移动学习环境下英语预习的模式,包括预习环境、流程、内容等。以某中学七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选择了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在英语预习环节进行干预,实施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预习方式,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利用准实验研究探讨分析了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预习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包括学习意愿、学习习惯、文化认同度、教材评价、对课程及教师的评价、学习目的、焦虑程度、父母对学生学英语的态度)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预习方式,学生总体学习态度及学业成就获得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在学习意愿、学习习惯、学习目的方面均获得显著提高;在学习焦虑程度方面显著降低;说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预习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业成就。
其他文献
通过对马尾松花粉萌发性状的观测及不同林分花粉生活力的测试,结果表明:花粉在培养液里萌发时首先是花粉萌发沟呈透明状,继而其中一端伸长成为花粉管。成熟花粉采后立即测定,
本研究以染料废水和助剂废水混合后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该废水具有难降解、可生化性低的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on氧化工艺、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
对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技术,为兴办森林旅游业,建设森林公园提供依据。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许多老年人跟随家人亲属迁移到城市居住,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老年人群——随迁老人。面对地域的变化、思维方式的
本文通过对结构动力学分析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叙述和未来航天器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情况的展望,指出结构动力学试验仿真是航天器计算动力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研究热点,其核心关键技术是动力推进技术,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需要在较宽的马赫数范围内工作,而单一
本文运用"模糊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来确立汉语中的一种混合句式,即兼具有动宾和动补双重特性的语法结构。这种混合构式的外在形式是动宾结构,而其语义关系则与动补结构相同,在
"良知说"的提出标志着王阳明哲学最终走向成熟,"良知学"也成为阳明心学的代名词。阳明之后,因其弟子各取性之所近对师说有不同理解,良知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风貌,最终分化为"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不断改造升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承担着新使命、新任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应承担培养“完整的人”的重任。本研究对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意图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可重复性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阐明研究背景
<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CENTRIALITY)成为亚太国家对东盟外交的"政治正确"。2007年后,这一词汇更是被陆续写入到东盟组织及国家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