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吸烟患者的牙龈上皮棘层和基底层细胞凋亡的情况,牙龈组织对VEGF的表达差异,评价吸烟对牙龈上皮细胞正常代谢、蛋白质分泌和牙龈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47例具有不同吸烟史的无严重系统疾病的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6例,年龄为18-29岁(平均21.4),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支数和总吸烟支数将患者分为Ⅰ轻度(吸烟史<5年或2≤日均支数<10且总指数约1.5万支以下)19人、Ⅱ重度(5年≤吸烟史或10≤日均支数且总指数约1.5万支以上)28人。另取无吸烟史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TUNEL(TdT-mediated-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牙龈上皮棘层和基底层细胞的凋亡情况。SP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VEGF在牙龈组织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Newman-Keuls法计算各吸烟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取α=0.05水准。结果:吸烟者的牙龈上皮棘层和基底层细胞凋亡阳性的表达都高于未吸烟组,且棘层(P<0.01)改变较基底层(P<0.05)明显;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吸烟者牙龈上皮Bcl-2的在颗粒层和棘层的阳性表达细胞数较正常减少且着色变浅。VEGF在吸烟组牙龈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吸烟组(P<0.05),但VEGF在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烟对于牙龈上皮棘层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可能干预上皮细胞的正常蛋白分泌和代谢,调亡抑制基因Bcl-2在其中可能发挥调节作用;吸烟可能通过促进牙龈VEGF的表达,干预血管形成或血管通透性,从引发牙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