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机器人操作柔性负载建模及振动抑制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变得非常广泛,并且对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器人的工作方式及适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器人是基于某一相同或相近的任务而设计的且构型固定的机器人,灵活性较差。为了改善传统机器人的弊端,可重构机器人进而产生和发展。在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内,一些柔性的轻薄板件或者细长杆件需要由机器人来完成抓取、夹持定位及装配。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由于惯性和自重等的原因,柔性负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降低了机器人操作负载的末端定位精度。由可重构机器人结构参数等引起的静态误差和运动过程中各连杆惯性等作用下的动态误差均会对机器人末端精度造成影响。影响可重构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的静态误差是指由于各模块在制造及重构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偏差;由于可重构机器人的各关节和连杆不是完全的刚性体,动态误差是指在其运动过程中由于惯性及重力等作用下,机器人各连杆会产生一定的柔性变形,从而引起机器人末端位姿的偏差。因此,本文分析了静态和动态误差对机器人末端位置的影响。为了研究可重构机器人操作柔性负载的振动,本文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而后结合变形旋量和有限元法分析了柔性负载的变形,得到了柔性负载上任一点相对固定坐标系的位姿关系,再基于拉格朗日建立柔性负载的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机器人与柔性负载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机器人在操作柔性负载运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本文使用了基于基函数叠加与粒子群优化相结合的振动抑制规划方法,使用基函数叠加规划关节角速度,将叠加函数的参数作为待优化参数,通过机器人操作柔性负载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模态坐标与关节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模态坐标与末端变形的关系,从而将振动抑制问题转换为关节角速度参数优化问题,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完成整个优化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对案例进行剖析,主要研究建立在增强品牌识别度为基础上的色彩配置方法。运用PCCS色彩理论对案例产品色彩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尝试综合多种方法对服装产品色彩进行管理,从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产品色彩设计领域因为专业性较强,产品色彩设计一直是基于人工先验知识主导的设计过程,较低的设计效率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于是,如何实现快速地进行产品色彩风格设计成为一个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征基因驱动的柔性产品风格化设计方法研究”(No.51275460),本文针对产品色彩风格快速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中不断地涌入新鲜的事物,在教育上也是如此.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以视频与图片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好奇心
随着现代工业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光整加工技术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磁力研磨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整加工方法,其优秀的加工柔性和加工适应性吸
微操纵技术作为微机电系统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实施、系统设计开发以及产品集成装配的一种关键和共性技术手段,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并正朝着自动化非接触操纵方向发展。为此,本学位论文结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声操纵的三维自动微装配理论与实践研究(No.Z1110393)”,提出开展应用于自动化声操纵的微视觉伺服关键技术研究。以超声操纵为执行手段,微视觉为检测方法,在重点研究微视觉
整体构件能有效减少零件数量,减轻整体重量、增强结构强度和刚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其上叶间气流通道如今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三元流设计理论,使得更加接近流体相对于叶轮的真实运动
液滴撞击在液体表面会产生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飞溅现象。这些现象广泛存在于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以及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之中。其撞击过程复杂而
随着人类对于空间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展开桁架天线结构以其质量轻、高伸缩比、展开口径大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展开工程结构,其折叠展开自如的
家蚕丝素纤维有着良好的韧性、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丝素纤维机织管状织物可以作为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然而
本文以周边桁架网状展开天线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其结构组成、展开原理和展开方式等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一个口径2米天线实物模型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分析、设计、制造等研制过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