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扬中市典型村庄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县域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城镇用地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由于我国土地需求旺盛而供给不当,城镇土地利用出现了盲目扩张、用地粗放、低效利用、闲置浪费等问题,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仅是解决县域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产业用地进行辨析,并且基于三次产业分类,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产业分类相对照,划分出产业用地分类。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县域产业发展较好的扬中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扬中市不同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发展水平。以扬中市油坊镇太平村、会龙村、油坊村三个不同产业用地的典型地块为评价对象,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扬中市不同产业典型地块的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情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措施的演变过程,为县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相关的研究对策。  通过测算分析,扬中市近年来不同产业的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水平越来越高,2015年扬中市各产业用地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达到将近0.9以上的水平,特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近年来,扬中市通过土地调控等政策措施,控制了城镇建设用地无序发展的状况,并且通过居民点集中居住,建设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对土地利用功能进行调整完善,使全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最后,本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拓展思维、优化管理、构建体系、创新路径四个角度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即县域要始终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协调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要制定和执行相关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控政策,创新土地利用路径,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县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消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顾客争夺成本的日益提高,培育和维护忠诚的顾客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市场制胜的重要策略。如何建立和保持顾客忠诚已经成为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必将日趋激烈。现代旅游者追求个性化的出游方式,不再满足于观光,希望得到更多独特体验,喜欢娱乐和休闲,希望得到陶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业成功来源于绝佳的创业机会,如何识别、评价创业机会是创业者、研究者面对的首要问题。以往对机会识别、评价的研究多建立在国外企业基础之上,较少
学位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变革,装备软件在整个装备系统中占据比重越来越高。由于装备软件本身高技术性、高复杂性、高安全性等特点,装备软件成本也逐步增长,成为我国国防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项目前期实现对装备软件成本快速、准确的估算,对于中后期控制和管理装备软件的成本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装备软件成本估算为研究对象,界定了装备软件、装备软件成本的概念,分析装备软件成本的构成。通过剖析目前常用软件成本
近年来,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水平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与社会平均水平以及内部员工收入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金融行业的巨额高管薪酬也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从薪酬
学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中国民办教育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在法律和政策指导下,中国的民办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教育产业化的趋势日益明
学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竞争中获胜,是每个企业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在传统静态思维模式下,企业在竞争取胜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运用,但企业的研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