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氟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各种不良反应屡见报道,有些反应较严重,因此制备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制剂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文献报道,氧氟沙星有效抑菌浓度低,对多数致病菌的MIC90在1μg·mL-1内,这一特点使缓释制剂的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制备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制剂十分必要。本文以减少副作用,针对治疗尿路感染为目的,研制了氧氟沙星缓释微丸 采用HPLC法进行微丸中药物的含量测定,UV法对释放度进行测定,HPLC法和UV法对大鼠肠吸收药物进行测定,建立了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 处方前研究表明:氧氟沙星在水及各种生理范围内的介质中溶解度低(除在人工胃液中约为40.7mg/ml外,其他pH>4.5介质均小于5mg/ml),油/水分配系数有显著的pH的依赖性。 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方案,通过不同肠段的结扎对氧氟沙星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在2.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值基本保持不变;在pH5.5至pH7.4范围内吸收受pH影响;各肠段的吸收速度常数有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544h-1,0.0368h-1,0.0032h-1,在结肠几乎末检测到吸收。氧氟沙星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在小肠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用离心造粒法制备氧氟沙星缓冲型和非缓冲型两种微丸,采用粉末层积法进行实验。以MCC与糖乳(1.5:1)为稀释剂,缓冲型和非缓冲型氧氟沙星微丸主药含量分别为70%、75%时易于操作。微丸目标粒径在18~24目之间。 采用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氧氟沙星微丸进行缓释包衣。单因素考察最终确定pH依赖型氧氟沙星微丸的包衣液的处方组成和包衣工艺。包衣液采用Eudragit NE30 D与Eudragit L30D-55(1:8),包衣增重为4%,老化时间为24小时,增塑剂(PEG)、抗粘剂滑石粉及抗静电剂(SDS)分别占包衣聚合物量的20%、30%、0.15%。老化时间为24小时,释药机制研究表明:氧氟沙星pH依赖型缓释微丸释药符合一级动
其他文献
洛索洛芬钠(Loxoprofen sodium,Lox)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优良的镇痛消炎作用,消炎、解热作用和其它同类药物相似,用于慢性风湿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腰痛、肩周炎、
胡文虎(1882──1954),系福建永定籍缅甸华侨,1908年继承"永安堂国药行"。根据中西医药原理,采用中缅传统验方,于1920年研制出以万金油为代表的虎标良药。胡文虎努力奋斗,审时度势,成功地经营了虎标药业
<正> 为了了解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方言的分界,本文作者于一九八四年四月中旬到江苏的高淳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宁国、宣城、芜湖等地作短时间的实地调查。
苗族刺绣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刺绣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宝贵财富。它是苗族服饰表达其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服饰制作的技术支持。本
前列地尔(PGE1)属于激素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扩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胃酸分泌及刺激肠道和子宫平滑肌。但前列地尔在体内代谢极快,80%以上在肺部灭活。
<正>2013年是中国农历癸巳年,按照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序为蛇年。蛇在我国的民族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女娲和伏羲的标准像就都是人面蛇身。在原始部落中,许多氏族也以蛇
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为左氧氟沙星的门冬氨酸盐,通过成盐左氧氟沙星的水溶性能进一步改善,且稳定性也要好于未成盐产品,且有报道门冬氨酸与碱性抗生素成盐后抗菌作用增强,毒副作用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文章主要分析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基础的会计基本假设问题。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崭新分支,文章在接受
从政策法规、技术评估、技术转移体系、高校与产业界的关系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分别详细介绍了美国与日本两国政府在高校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做法的异同点,并
浙江省共有地级市11个、市辖区32个、县级市22、县36个,2005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898万人。2005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33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