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MRI表现与手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评估术前MRI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行前路或一期前后路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43.7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23例,重物砸伤3例,摔倒跌伤1例,其它1例。患者受伤后行MRI检查时间4小时~21天,平均3.4天。手术时间伤后平均9天进行。所有患者颈椎间盘MRI按Pearce分级[1]标准分级,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确定手术节段及手术方法后,行前路椎体复位、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取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部分患者先行后路复位、侧块钉、棒内固定术,再同期行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术中直视下对拟切除间盘及邻近间盘进行造影,并观察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造影后X线透视观察椎间盘及后纵韧带损伤情况,并拍照记录影像资料,造影结果按Adams椎间盘造影分类标准[2]分类,本研究共造影椎间盘150个,手术切除65个。本研究采用双盲法,术前由一名放射科主任医师阅读MRI片并判断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损伤情况,术中造影由骨科主任医师执行,同时术中探查记录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分析比较造影结果及术前MRI表现,评价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颈椎骨折脱位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并验证MRI价值。结果(1)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对150个损伤及邻近间盘进行研究,根据术前MRI表现,43个间盘异常高信号或高低混杂损伤信号,造影结果按Adams分级标准Ⅳ级8个,Ⅴ级35个;其余107个间盘MRI表现按照Pearce分级标准分级:Ⅰ型:6个,Ⅱ型:34个,Ⅲ型:40个,Ⅳ型:22个,Ⅴ型:5个。造影结果根据Adams X线分类,裂隙型8个,破裂型35个;术中椎间盘造影的Adams X线分类,棉球型:11个,分叶型:27个,不规则型:42个,裂隙型:17个,破裂型:10个,将两组数据采用列联表资料卡方检验,皮尔逊X2=101.454, P=0.000<0.05,故可认为造影分级与术前MRI颈椎间盘Pearce分级有显著关系,关联系数Gamma=0.782,P=0.000<0.05,两者之间有关联。(2)53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24例,后纵韧带断裂9例,椎间盘损伤63个,经术中探查及术中造影诊断前纵韧带断裂33例,后纵韧带断裂18例,椎间盘损伤68个,其中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误诊3例,漏诊12例,敏感性63.63%,特异性85.00%;诊断后纵韧带误诊4例,漏诊13例,敏感性27.77%,特异性88.57%;诊断椎间盘损伤漏诊5个,敏感性92.64%;术中椎间盘造影诊断间盘损伤68个,经术中探查与诊断吻合,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1)MRI是术前诊断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韧带损伤的首选检查。(2)对经过MRI筛选后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术可以明确间盘损伤程度,发现相邻节段间盘的隐匿性损伤或退变。(3)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是对MRI诊断有效而合理的补充,对于确定融合范围及评估术后邻近间盘退变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1.经本实验回顾,统计出宁夏地区2003年-2009年瓣膜置换术后,INR治疗范围口服华法林的剂量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统计宁夏地区瓣膜置换术后,主动脉瓣,二尖瓣,以及
基于信息熵分析了城市能源供应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了生态城市能源结构优化的基础判据和约束判据。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能源结构自然演变趋势的缺陷,提出了
介绍了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食用油料作物在山东省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油用牡丹发展前景,指出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未来
基业长青是企业的共同愿望,然而杜邦、三井、同仁堂等长寿公司却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在初创期夭折,要么就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销声匿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
目的:探讨人体瘢痕疙瘩(keloid, KD)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从人的瘢痕疙瘩中分离培养瘢痕疙瘩
研究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除硬性致压物在颈椎前路减压中的作用已达成共识,但仍未解决颈髓
目的探讨颗粒植骨治疗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我院由同一术者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应用颗粒植骨治疗骨缺损患者共有26例26髋,1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俗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着日趋明显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实验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潮气量对体重超过重或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寻求一种使体重超重或肥胖患者充分氧合、避免过度通气和降低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风险的理想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