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u-Al异种金属熔敷焊接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y_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W-Al焊接的需求,提出并试验研究了铜作为过渡层的W-Al异种金属感应熔敷焊接技术,设计研究了柱状W表面感应熔敷焊Cu、再在Cu-W表面感应熔敷焊Al的技术思路。通过W-Cu熔敷焊试验完成了W板表面Cu的熔敷,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W-Cu界面的抗剪强度平均达到170MPa,剪切断面在铜侧,大于焊接状态铜的强度;采用光学显微、SEM扫描以及EDAX分析方法对Cu-W界面结合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铜具有高润湿性和高蠕变松弛性,熔融的铜能够利用锻轧烧结钨表面微观的空洞与通道,在很小的范围发生渗透扩散,随着温度降低后铜固溶在这些微观的空洞与通道中,从而形成W-Cu的冶金结合。通过Cu-Al熔敷焊试验完成了Cu管表面Al的熔敷,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Cu-Al界面的抗剪切强度平均达到64MPa,剪切断面在铝侧,达到纯铝本体强度91.4%;采用光学显微、SEM扫描、EDAX对Cu-Al界面结合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Cu-Al连接界面的冶金结合是通过接触界面的Cu的微量熔化扩散以及Cu与Al反应生成α+θ共晶组织实现的。通过W-Cu熔敷焊完成钨棒表面铜层的熔敷,加工出厚度约1-2mm铜过渡层,在此基础上试验确定了钨棒表面铜过渡层上熔敷铝的W-Cu-Al复合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保护剂为75%LiCl+10%LiF+15%ZnCl2;使用WH-VI-50型全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最小加热功率(感应振荡电流260A),加热时间45-50s;完成焊接后在湿黄沙中冷却10-15s,然后在炉温为350℃的加热炉中随炉冷却;感应加热频率32kHz。光学显微、SEM扫描以及EDAX分析表明,W-Cu-Al复合焊接界面中W-Cu界面维持不变,Cu-Al界面生成一层CuAl过渡层,在此基础上生成a+0共晶组织,W-Cu-Al界面抗剪试验强度平均达到55MPa,最高抗剪强度达到70MPa,断面在铝侧。
其他文献
试验以一种新型翻板网式过滤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头损失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室内原型试验,重点开展翻板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与进水流量以及进水含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彰显多元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多元文化主义为基础的国际教育运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使其逐
为了确定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选取江苏省35个大中型灌区的数据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灌区现代化程度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显示,观测变量的标准因子载
弱势群体典型的两种分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本文讨论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这种群体是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我国现在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利用单环入渗概化解法对泰安棕壤土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的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以及累计入渗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累计入渗量不断增加.试验时间120 min内,草地累计入渗量最大,数值为78. 564 cm;麦地入渗量次之,数值为67. 609 cm;果树行间裸地入渗
主要选取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率、膜孔直径和浑水含沙率4个影响因素,研究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浑水膜孔灌单点源入渗特性及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利用SPSS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梗死患者受损的心肌不能完全修复,导致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减少,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对心肌梗死的一些治疗手段如冠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几乎涵盖了现实社会的所有领域,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更是日趋显著,而这种影响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世界里的
针对网络化控制中通信时滞条件下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问题,首先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时滞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展开系统调速鲁棒控制器设计,并通过构造Lyapunov-
本论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德语原文为研究文本,以生活概念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文献学和文本逻辑重构两种研究范式,对手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这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