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发酵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是目前改善低质蛋白质饲用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有关低质蛋白质饲料——菜籽粕的饲用品质改良研究较多,而有关菜籽饼的饲用品质改良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筛选高效硫苷降解菌株,对菜籽饼进行饲用品质的发酵改良,进而通过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探讨该菌种发酵菜籽饼饲喂猪的营养价值,以及在猪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1硫苷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和培养条件优化。本研究以菜籽饼厂表层(1-3cm)和深层(3-6cm)土壤为分离源,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和MRS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分别通过好氧和厌氧筛选得到菌株Y4和R1,再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Y4和R1的培养基碳氮源和培养条件。结果显示,Y4和R1分别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亲缘关系最近。菌株Y4和R1最优碳源为玉米粉,添加量均为10g/L;最优氮源为发酵芝麻粕,添加量均为15g/L。菌株Y4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24 h,震荡频率为150r/min。菌株R1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6.5,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32 h。2菜籽饼发酵条件优化。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Y4和R1固态好氧发酵条件: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水比(w/v)和麸皮添加量。结果显示,混菌发酵最优组合为Y4接种量为10%,R1接种量为9%,料水比(w/v)为1:1,麸皮与菜籽饼质量比为1:10(以干物质计),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本研究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验证试验测得硫苷、异硫氰酸酯(ITC)和噁唑烷硫酮(OZT)的降解率分别为67.26%、60.38%和53.24%,粗蛋白和小肽含量提高了2.74和2.4个百分点。Y4和R1混合固态发酵菜籽饼能够有效降解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可大大改善菜籽饼的饲用品质。3发酵菜籽饼营养价值评定。选择3头健康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的杂交阉公猪(杜×长×大,75±1.34 kg),饲喂玉米淀粉—蛋白半纯合日粮,分别以菜籽饼、发酵菜籽饼和酪蛋白作为唯一蛋白源,酪蛋白用于测定内源氮损失,外源指示剂三氧化二铬(Cr2O3)的添加量为0.3%,对菜籽饼发酵前后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发酵菜籽饼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分别为12.11和10.99 MJ/kg,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发酵菜籽饼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较未发酵的菜籽饼分别提高了7.67%和13.66%(P<0.05);回肠粗蛋白质表观(真)消化率为79.38%(86.67%),均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除缬氨酸(Val)、苯丙氨酸(Phe)、精氨酸(Arg)和胱氨酸(Cys)外,发酵菜籽饼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混菌固态发酵有效地改善菜籽饼的饲用品质,显著提高了菜籽饼养分消化利用率。4发酵菜籽饼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应用。选择健康、体重均匀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48±2.32kg)48头,分为3组,每组2圈,每圈8头(3公5母),均采用全自动饲喂系统饲喂,试验日粮采用发酵菜籽饼等能等蛋白替代豆粕。试验猪分为生长阶段(48~65kg)和育肥阶段(66~90kg)。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生长阶段:试验1组发酵菜籽饼替代30%豆粕,试验2组发酵菜籽饼替代60%豆粕。育肥阶段:试验1组发酵菜籽饼替代50%豆粕,试验2组发酵菜籽饼替代100%豆粕。分别检测两阶段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变化。结果显示,生长阶段发酵菜籽饼替代30%豆粕和育肥阶段发酵菜籽饼替代50%豆粕对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且改善了机体蛋白质和糖代谢及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组成,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发酵菜籽饼能够有效改善菜籽饼的饲用品质,提高了菜籽饼在日粮中的添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