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观察我国现有桥梁在历年来的地震中的破坏特点,可以发现: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大多表现出上部梁体刚度大而下部桥墩较柔的特性,因桥墩破坏而导致桥梁发生严重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观察我国现有桥梁在历年来的地震中的破坏特点,可以发现: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大多表现出上部梁体刚度大而下部桥墩较柔的特性,因桥墩破坏而导致桥梁发生严重破坏甚至整体倒塌,已经成为了此类桥梁地震破坏的主要特点。桥墩的破坏将会导致上部支承结构的垮塌,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外,还会严重阻碍交通,影响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的开展。现有的悬臂式桥墩塑性铰区域一般只发生在墩底,桥墩塑性铰区域的变形能力对其抗震性能有着重大影响。桥梁是整个交通体系中的关键节点,桥梁地震破坏产生的后果也是巨大的,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混凝土桥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具有性能梯度的新型混凝土桥墩,以提高桥墩延性性能,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研究:(1)本文对国内外桥墩震害破坏表现形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塑性铰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试验设想进行有限元模拟,并根据钢筋和GFRP筋材料力学性能特点,提出了采用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来形成性能梯度的方案。(2)设计制作了3个加载高度为2700mm,截面尺寸为250mm×250mm的混凝土桥墩试件。对比试件A为常规配置钢筋的试件,B、C试件采用GFRP筋与钢筋混合配筋的方式,通过改变GFRP筋的配筋高度在桥墩中形成三个梯度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性能梯度形成的过程、机理和对桥墩抗震能力的影响。(3)试验采用pushover单调加载的试验研究方案,双通道作动器加载,采集了加载点的剪力—位移数据曲线。布置了大量应变测点、位移测点、NDI测点位置,采集了应变、位移、曲率等数据,对试验裂缝宽度及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分析得到应变—荷载曲线,位移曲率和裂缝宽度沿墩高分布变化规律曲线等。(4)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分别对塑性铰位移和转角的延性进行计算,讨论了不同GFRP配筋高度对塑性铰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影响,并基于混凝土桥墩塑性铰的形成规律,分析在GFRP筋不同高度下塑性铰形成位置的变化。(5)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混凝土桥墩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混凝土桥墩的pushover曲线,与试验加载曲线对比吻合良好,再根据混凝土和筋材的应变分析,验证了试验得到的结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持续高速发展,重金属离子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冶金、电能、氯碱、塑料等重要工业门类所排放的含汞废水具有极强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因
本实验采用小麦淀粉为原料,探究不同分子结构的脂质和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结晶结构、热力学性质、体外消化实验对复合物的形成及
对于基坑开挖的问题,很多学者针对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内力、变形,周边土体变形及基坑稳定安全系数展开了相关研究,但以往研究中针对偏压荷载和基坑宽度对基坑稳定性影响的研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密度、可焊性、研磨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电子科技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此材料富含高硬度SiC陶瓷增强体,当使用传统机加工对其加工时,SiC颗粒强力刻划刀片具表面会使得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成本较高,成型精度较差。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具有无宏观切削力、适用范围广、易获得微小材料去除量等
电催化还原CO2制备甲酸,以甲酸为能量载体构建可再生能源存储体系被认为是解决能量存储问题和缓解能源危机非常有潜力的途径之一。然而,线性结构的CO2分子因其C=O双键的存在,
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成为了现如今轨道交通行业的研究热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研究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列车运行过程参考速度轨迹的规划。在能源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增大、运
兼具高导电性和强聚集态发射特性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有机发光晶体管和激光器的理想材料。然而,高导电性共轭分子易产生聚集淬灭效应(ACQ),导致荧光的减弱和淬灭,使得此类材料较少。而具有聚集诱导效应(AIE)的材料在聚集态可展现强烈的光致发光特性,已有少量关于利用AIE的分子结构设计策略,获得兼具聚集态发光及n型载流子传输特性材料的报道,然而,所得材料的电子迁移率较低,难以实际应用。高导电性和强聚集态
一、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但由于现有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的特异性不强,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降低或消除化疗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与使用的
古亚洲洋最终的闭合位置及时间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兴蒙造山带是关键区域。红格尔矿田位于兴蒙造山带中东部,大中型矿床、矿点分布密集,因此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本次研究选择研究区内的两条花岗岩带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以确定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浆源区特征,从而探讨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及其找矿意义。研究区内发育一套海西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
我国南部地区存在诸多木结构建筑。这些木结构除受准静态荷载外,还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动力冲击荷载。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如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容易造成山石滑落、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