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回忆的距离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叔华(1900—1990)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群体中的“新闺秀派”作家。她出身世宦之家,才华横溢,以个人的文化优长和经验积淀专注于书写女性故事。在近半个多世纪里,凌叔华留下了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翻译等多种文体的作品,其中以短篇小说成就最显著,《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和《古韵》四部小说集是凌叔华小说的代表。在新时期,有关凌叔华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研究存在不平衡的一面,这表现在研究者偏重于她早期的女性小说与儿童小说,而忽略其后期作品,对于《古韵》却少有人论及。《古韵》是凌叔华追忆童年的自传体英文小说,属于个人亲历性的回忆文本。这部小说的写就得益于凌叔华与英国女作家吴尔芙的书信交往。小说采用童年视角展开审美回忆,对往事的远距离审视使之获得了一种“间离效果”,从而呈现出和谐蕴藉的审美风貌。作为古老中国的代言人,凌叔华的童年故事与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想像不谋而合,满足了一些西方读者对神秘中国的阅读期待。在叙述策略上,凌叔华在小说中对日常生活习俗的大量描写,以及叙事时间上的停顿,使其文化叙事的主题得到强调。本文拟就《古韵》的文本细读,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梳理凌叔华的创作历程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古韵》的创作缘由和主要内容,第三章从“审美回忆”的角度,剖析《古韵》的审美风格,第四章探讨《古韵》的叙事策略,第五章通过与林海音《城南旧事》和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创作比较,彰显凌叔华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审美意义。
其他文献
在应用煤层气地质学、油气藏工程和渗流力学等理论并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煤层气赋存运移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双重介质煤层气藏三维、气—水两相耦合流动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综述其病变的临床分期、治疗新进展、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运动指导、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唯一追求的办学模式已经逐渐失去生命力,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特色化的高中办学模式。结合素质教育的思想,普通高中开展多样化、特色化
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
随着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海洋水产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迅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种质退
<正>晕厥的发生率之高有时让人难以置信:总体人群中约40%的人发生过晕厥,而住院和急诊患者中分别有1%~6%和3%为晕厥患者。晕厥造成的危害也令人吃惊,老年人发生的跌倒10%因晕
19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中只出现过零星的反犹现象,程度不是十分强烈。1880—1920年间,两百多万东欧犹太人的迁入,使美国社会中潜伏的反犹太主义激化。这股反犹太主义潮流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结合横向科研课题“移动医疗支持系统用户端设备的研制”展开的。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中医脉诊的客观化要求也日益提高。研究脉象的特征提取与识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学舌的鹦鹉,原作的仆人,透明的镜子,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译者必须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必须“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根本无主体性可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