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贸易蓬勃发展,钢铁、矿石、化工等原材料以及大宗能源、大宗农产品更是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大宗商品往往交易量大、价格波动明显、全球流通量大,因而交易环节繁复,蕴含着较大的价格风险。其中,铁矿石是中国工业腾飞的重要支撑,需要大量进口且国际定价权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因而对中国而言在进行铁矿石贸易的时候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带来的价格风险。而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主要作用是为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价格的发现以及作为规避风险的平台,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已经成为风险管理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201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铁矿石期货,很多企业利用这一期货合约进行避险,在中国市场上,大部分人主要研究的是铁矿石期货的对现货的套期保值的避险效果以及最优套保比例,但就铁矿石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关系研究尚少。本文着重研究铁矿石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关系即期货对现货的影响、现货对期货的影响以及长、短期两者的相互关系。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面通过时间序列建模,并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发现通过对期货价格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这对研究现货价格的变动情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发现,期货价格变化的幅度较现货的价格变化的幅度更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不完善所致。又因为受到期现市场之间传导机制的影响,期货价格的剧烈变化对现货价格产生了影响,以铁矿石为代表的期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货市场的价格较为强烈的变化震荡,同时现货价格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期货的走势,这在时间周期上来说,短期期货价格的波动较现货剧烈,但中期来说,期货价格会回归现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观点除了印证了传统意义上期货对现货的价格发现外,进一步得出了现货的价格会在不同程度反作用于期货,并使得两者之间走势最终趋于一致。最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