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龙头企业,企农利益联结问题产业化经营中的最核心的问题,要想取得农业产业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一种合适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在利益上的“双赢”。只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健全企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快又好地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近年来,农八师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龙头企业整体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农副产品价格不稳定的时候企农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八师企农之间的利益协调发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相关的概念出发,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对龙头企业与基地(团场)的利益联结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探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的基本组织载体模式和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运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八师企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现状进行了总结,用交易费用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研究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八师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以及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二)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利益联结机制的一些发展经验,并提出这些发展经验对农八师的一些启示。(三)分析总结了农八师目前存在的几种利益联结机制,概括提出了不同利益联结机制的优缺点。(四)在对农八师利益联结各方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八师利益联结机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