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人类理解情绪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社会因素致病原因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对人体自主神经活动测量手段的制约,以往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对内脏器官活动的测量来间接分析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如皮电、心率和血压等。心率变异性的提出,为研究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观察窗口。本研究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化评估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的指标,探讨了健康青年人群在恐惧情绪诱发条件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恐惧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两个研究四个实验展开探索。研究一探讨在情绪诱发条件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恐惧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采用了被动情绪诱发(观看视频)和主动情绪诱发(电脑游戏操纵)两种范式诱发恐惧情绪,记录被试在基线和任务阶段的皮温、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LF、HF、LF/HF,从单项生理指标和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两个角度考察自主神经反应与恐惧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二探讨在情绪诱发条件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特质焦虑、AB型行为模式和部分特质与自主神经反应的关系。实验三和实验四都采用了具有高生态学效度的电脑游戏操纵作为实验室应激诱发方式,分别考察高低特质焦虑、AB型行为模式和高低TH、CH特质组在自主神经反应单项生理指标和类型指标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1.协同类型与Berntson提出的自主神经反应空间模式的共同模式一致,不协同类型与非伴随模式一致,初步验证了基于HRV指标对自主神经反应空间模式的量化评定方法的可行性;2.在被动和主动诱发两种条件下,均相互证明了自主神经反应空间模式的三种类型与恐惧情绪体验的强度有明确关系,其中协同类型体验的恐惧情绪强度显著低于不协同类型。结果提示基于自主神经反应空间模式的三种类型比单独生理指标更能反映自主神经两支的相互作用关系;3.个体主观情绪体验的差异与人格倾向有明显关联,表明人格特质对个体情感体验的种类和强度会产生显著影响;4.在健康男性青年人群中,高低特质焦虑、AB型行为模式及其高低TH、CH组在基线与应激任务下自主神经反应没有差异,结果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对应激任务敏感,对人格特质不敏感。人格特质可能通过长期负性情绪应激的累积效应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是迷走神经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