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磁共振波谱学(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能对人体的组织代谢、生化环境以及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无创伤性方法。它是对某一感兴趣区所有化合物信号进行采集,反映其信号强度与共振频率间函数关系曲线,达到对人体代谢物定量测量和分析的目的。由于人体内大多代谢物都有氢质子构成,氢质子组织浓度和自然丰度相对其他自旋核高,在各种化合物中的空间构型不同,导致在磁场中的共振频率偏移,探知波谱图。根据波峰的共振频率中心(确定化合物);高度(信号强度);半高宽(表示波峰的尖锐度,化学位移的程度);波峰下面积(表示化合物的含量);形态和波峰的对称性等来分析波谱。DN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中毒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代谢和功能异常,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升高;Fas、FasL、Bax基因蛋白表达促发脑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一氧化氮(NO)在DNS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该病一旦发生,尚无理想的临床治疗措施,关键是早期诊断,积极预防。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应用,为研究DNS过程代谢物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研究MRS在DNS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DNS发生后MRS各参数(NAA ,Cho, Lac, Cr,β、γ-Glx, Lip等)峰下面积、相对值水平及变化,同时分析波谱图各波峰形态,分布,位置。评价MRS在DNS诊断中的作用,以期辅助临床及时诊治,减少或减轻后遗症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二组,即临床拟诊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DNS组)34例,正常对照组40例,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MRI和PRESS检查,测量各感兴趣区化合物的峰下面积和相对比值,并获取波峰分布图。结果:获取的DNS组波谱数据显示NAA (881±76),Cho (2352±86),β、γGlx (3024±187); NAA/Cr (0.57±0.08) ,Cho/Cr (2.4±0.08), Lac/Cr( 0±0.11),β、γGlx/Cr ( 2.17±0.07)。与对照组比较β、γGlx及β、γGlx/Cr、Cho及Cho/Cr明显升高,但NAA及NAA/Cr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β、γGlx/Cr﹥2.0。结论:DNS组β、γGlx及β、γGlx/Cr、Cho及Cho/Cr显著升高,而NAA及NAA/Cr显著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后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功能受损、坏死或凋亡,导致NAA及NAA/Cr显著降低;而实质和间质细胞膜胆碱脱失或合成增加导致Cho及Cho/Cr显著升高。β、γGlx及β、γGlx/Cr升高,β、γGlx/Cr﹥2.0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这些参数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核磁共振波谱学可以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