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青天葵多糖成分结构及其抗补体作用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ang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对青天葵的多糖类化学成分进行结构研究,并测定各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青天葵多糖抗补体的作用机制和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青天葵粗多糖,经Sevage法除蛋白后,依次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纯度和相对分子量;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及比例;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硫酸-咔唑法测定糖醛酸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运用紫外(UV)、红外(IR)、1H-NMR、13C-NMR、HSQC和HMBC等方法对均一多糖进行主要结构单元解析。采用体外细胞溶血免疫分子模型测定各均一多糖在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抗补体活性,并以肝素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从青天葵中共分离得到9种均一多糖,分别为NFP-A4~NFP-A10,NFP-A12和NFP-A13,它们的分子量范围在981~267kDa。总多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76.86%~88.94%、2.56%~13.10%、1.73%~12.83%范围内。单糖组成分析中,NFP-A4、NFP-A5、NFP-A6、NFP-A10主要含有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分别为1.9∶1.6∶1∶1.1、2.4∶1.3∶1∶2.1、2∶1∶1∶2.3、1.1∶1∶2.7∶1.7;NFP-A7主要含有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1∶2.9∶1.6;NFP-A8以鼠李糖为主;NFP-A9主要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摩尔比为1.5∶1.6∶1,NFP-A12和NFP-A13分别以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为主,其摩尔比分别为1.6∶1∶2.6和1∶1.9∶1.6。NFP-A4主要是将片段→2)-β-Galf(1→6)-α-Glcp-(1→2)-α-Rhap-(1→4)-α-GalpA-(1→4)-α-GalpA作为主链,以→2)-α-Rhap-(1→4)-α-Rhap-(1,2→作为为支链的结构单元;NFP-A5的主要结构单元是由片段→6)-α-Glcp-(1→4)-β-Galp-(1→4)-α-GalpA-(1→4)-α-Rhap-(1→3)-β-Galp-(1→作为主链,并在主链上连接着另一个片段→2)-α-Rhap-(1→2)-α-Rhap-(1,4→;NFP-A6主要的结构单元则是将→4)-α-GalpA-(1→3)-β-Galp-(1→2)-α-Rhap-(1→4)-α-Rhap-(1→6)-α-Glcp-(1→作为主链,以→4)-β-Galp-(1→2)-α-Rhap-(1,4→为支链所组成的。青天葵均一多糖在抗补体活性测定的实验中,NFP-A5、NFP-A6、NFP-A12在经典途径与旁路途径中均无显著活性;NFP-A7、NFP-A8、NFP-A10及NFP-A13则均有活性,其中经典途径的CH50分别为231±11、69±1、97±28、462±45μg/mL,旁路途径AP50分别为230±6、79±4、10±0.7、57±6μg/mL;NFP-A4在经典途径中无显著活性,而在旁路途径中具有显著活性,其AP50为9±0.7μg/mL,NFP-A9在经典途径中有显著活性,CH50为91±36μg/mL,但在旁路途径中无显著活性。  结论:从青天葵多糖部位共分离得到9种均一多糖,通过体外细胞溶血免疫分子模型测定各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证实部分青天葵均一多糖具有抗补体活性,提示其可能是青天葵发挥清热解毒的活性成分之一,同时表明多糖类成分所具有的活性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结构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车前子多糖(PSP)是由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等组成的杂多糖,该多糖是一种部分发酵性膳食纤维,具有整肠通便、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抗氧化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其抗炎和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PSP的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PSP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车前子多糖的抗炎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小鼠和大鼠为实验对象,制作早、中及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