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麓书院藏秦简》(简称《岳麓秦简》)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07年收购的秦代简牍,据其中《质日》篇所记具体纪年,其抄写年代大致不会晚于秦始皇三十五年,时代较为明碓,为近年重要秦代出土语料。 作爲一种字形临时借用的古书用字现象,通假字的使用由来已久,其研究不仅助益于古代音韵学声韵系统的认识,也是考察古人用字习惯和训释古代文献字词句的重要基础。出土材料的通假字研究可为上古音系的考订另辟蹊径,具有文字、音韵和训诂价值。本文以《岳麓秦简》前三册167例通假字为研究对象,从音韵、形体、书证等三方面对通假字进行分类考察。通过音韵分析,表明音韵条件是古音通假的基本条件,古人选择借字更侧重于考虑韵部因素。形体分析结果表明古人在选取借字时潜意识倾向选取与本字形体相关的字。按书证标准可将通假分为传世文献已见和传世文献不见,其中传世文献不见通假字可为其他材料的通假现象提供补充和旁证。 随着《岳麓秦简》研究工作的深入,学者对简文中通假现象提出了与整理者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目前讨论较集中的意见进行释读笺疏,汇集各家观点以期为研究提供方便。 本文具体分为5章: 第1章探讨《岳麓秦简》[壹-叁]及秦系简牍通假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2章论述通假发展,确定通假定义,界定通假标准。 第3章对简文所收通假字做穷尽性整理统计及音韵研究。 第4章结合《说文解字》,对简文所收通假字进行构字部件分析。 第5章汇集相关字词考释旁及通假观点,做释读笺疏,并附札记两则。 附录《岳麓秦简》[壹-叁]篇名简缩对照表、通假字整理表、通假字检索表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