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尽管众多研究证实,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SCI)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恢复,但其作用机制仍然不清。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BMSCs移植后在损伤脊髓内存活、迁移和分化方面的研究,没有深入探讨BMSCs如何介导脊髓损伤后修复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其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已成为重点。此外,干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最初目的是替代死亡和损伤的神经组织,然而,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显示,BMSCs移植到体内后,没有或只有很小比例的BMSCs显示转分化为神经细胞表型,并且对这些转分化后的神经样细胞是否具有相应的功能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因而,这不太可能是BMSCs移植的主要有益作用。因此,有研究者提出,BMSCs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改善不能完全用替代死亡和损伤的神经细胞来解释,其他的作用机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后的修复。   以往研究证实,BMSCs不但能够自身分泌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而且还能够刺激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VEGF等的表达。故有理由提出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治疗所引起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源于这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所发挥的有益作用。而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诱导环氧化酶-2(COX-2)表达增加,而COX-2是环氧化酶的一种诱导型酶,以往被认为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来实验研究显示,COX-2与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也关系密切,并能够诱导VEGF的表达,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VEGF主要通过与其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2,胎肝激酶1(Flk-1),结合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挥促进血管生成、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的作用。因此,本实验应用RT-PCR技术、Western Blot方法、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MSCs移植对损伤脊髓组织内COX-2、VEGF、Flk-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的影响和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旨在探讨BMSCs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与机制,为BMSCs应用于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1、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和体外扩增:取3周大小Wistar大鼠,雄性,体重80~100g。无菌条件取双侧股骨和胫骨,除去股骨和胫骨两端,暴露骨髓腔。然后用无菌5ml注射器从骨的一端反复注入低糖DMEM培养液冲洗骨髓腔,在另一端收集。将收集的骨髓制成单细胞悬液。然后用5ml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重新悬浮沉淀的细胞。吹散后调整细胞密度,将细胞稀释后按2.5x105/cm2密度接种到塑料培养瓶内,置于37℃,湿度95%和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h后通过首次全量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隔2~3天换液一次。当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0.25%胰蛋白酶37℃消化5min传代扩增。   2、骨髓基质细胞鉴定:CD34、CD44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骨髓基质细胞。   3、实验动物分组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MEM组、BMSCs组。   4、脊髓损伤模型和髓内注射:参照改良的Taoka/s方法,制作大鼠胸9节段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损伤30min后,通过立体定位仪,用微量注射器将第3~4代BMSCs悬液缓慢注入到距脊髓损伤区头、尾侧各1.0mm,距中线0.5mm脊髓实质内。注射深度分别是1.75mm、1.25mm、0.75mm。每点3μL(75000个细胞),每只动物移植的细胞总数共3.0x105个细胞。依同样方法DMEM组注射等量DMEM培养液。假手术组仅暴露相应的脊髓节段,不进行脊髓压迫。   5、检测方法   (1)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脊髓组织内COX-2mRNA、VEGF mRNA、Flk-1、mRNA的表达水平。   (2)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脊髓组织内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   (3)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脊髓组织内COX-2和VEGF表达和分布情况。   (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组织内Flk-1表达变化。   (5)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微血管记数方法观察脊髓组织内血管生成的情况。   结果:   1、原代培养的BMSCs,刚接种时细胞种类较多,大部分细胞悬浮于培养液中,后经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72h左右,贴壁细胞开始增殖并形成细胞集落,细胞常围绕集落中央呈岛状向四周分布,细胞形态多样。消化传代后,细胞增值速度加快,随着传代代数的增加,细胞形态趋于均一,多为长梭形,并呈漩涡或平行状排列生长。   2、BMSCs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第3代BMSCs呈CD34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   3、RT-PCR结果显示,移植术后1、3、5d,BMSCs组COX-2mRNA和VEGF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MEM组(P<0.05);而两组Flk-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SCs组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3、7、14d),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EM组(P<0.05);移植术后3d,BMSCs和DMEM两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术后7和14d,BMSCs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EM组(P<0.05)。   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假手术组COX-2和VEGF仅表达于脊髓血管,脊髓损伤后COX-2则表达在脊髓血管和神经元。VEGF则表达在脊髓血管、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炎症细胞。   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移植术后3d,BMSCs和DMEM两组Flk-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术后7和14d,BMSCs组Flk-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EM组(P<0.05)。   7、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化学染色和微血管记数结果显示,BMSCs组与DMEM组相比,移植术后3和7d,两组脊髓腹侧灰质内微血管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4d,BMSCs组脊髓腹侧灰质内的微血管数目略高于DMEM组(P<0.05)。   结论:   1、BMSCs移植能够增加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内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OX-2的表达上调可能在BMSCs修复脊髓损伤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BMSCs移植能够上调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内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延长VEGF蛋白表达的时间,是BMSCs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3、BMSCs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内Flk-1mRNA的表达不具有调节作用,但能够上调Flk-1蛋白的表达,是BMSCs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4、BMSCs移植能够诱导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在BMSCs修复脊髓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BMSCs移植可能通过上调损伤脊髓组织内COX-2,VEGF和其受体Flk-1的表达,而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多重因素影响驱动银行网点向智能化、数字化和轻型化方向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网点转型,以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现如今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网点转型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必要性;策略  银行网点作为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载体,在为不同用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也逐渐成为各银行提升竞争力、打造一流服务的主战场。如何顺应时代发展,
第一部分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功能目的:观察CAD患者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时,左室不同节段心肌二维应变及应变率特点,及心梗节段和非心梗节段的应变及
研究背景:  分化簇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CD47)是一种跨膜蛋白,它是由特定的整合素、G 蛋白和胆固醇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剪接方法来表达不同的功能
铝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元素,它广泛存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所使用的淀粉制品、面粉制品、糕点以及油炸食品中大部分都含有有以添加剂形式添加的铝元素.大量的研究
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oc Syndrome 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集结的状态。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向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
期刊
摘要:科技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也是阻碍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背景下,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的模式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模式下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的现状,简单探讨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结合互联网金融创新简单分析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比分析各种融资模式的优势劣势;最后从政府部门、科技创业企业、金融机构等角度出发,提出一些促进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的建议以供参考。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如何进行防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和社会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t-PA溶栓治疗获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以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溶栓治疗等血流重建或增加缺血区的
摘要:个体投资者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占主体地位,他们的交易买卖很容易被情绪所影响,而且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率有很大的影响,是投资者对股票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投资者情绪进行研究。本文梳理了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投资者情绪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着重关注了基于互联网数据对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并指出更精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是投资者情绪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