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临床上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提供依据,为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奠定基础。 方法:文本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HT患者91例,均经术后病理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C)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单发或多发结节样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血清学抗体(TMAb、TGAb)等相关检查,女性患者80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30例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恶性结节(恶性组),61例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性结节(良性组)。对91例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选择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恶性组的30名患者术前超声扫描结果为甲状腺结节30个,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29例,其中1例声像图表现为散在弥漫性分布的微钙化,无具体结节;甲状腺髓样癌1例。单发结节28例,多发结节1例,1例无具体结节。超声诊断准确率73.3%(22/30)。良性组中,61名患者术前超声扫描结果为甲状腺结节153个,其中多发结节患者40名,单发结节21名;经病理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样改变1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7例,合并腺瘤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60.7%(37/61)。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声像图更多的表现为低回声(90.0%,27/30)、形态不规则(83.3%,25/30)、伴有微小钙化(53.3%,16/30)、纵横比≥1(70.7%,21/30)、无血供或不丰富(76.7%,26/30),且这些声像图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内部回声(囊实性)、边界、声晕、后方回声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规律,超声对其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不典型的低回声结节的HT患者,可先对可疑结节行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活检,以降低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