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评价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对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前者可以国际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1989)提出的定义为代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它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后者指的是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该文依据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原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原则、对生态安全要求的前瞻性与超前性原则、综合性与主导因素原则和敏感性原则,选取了17种指标,建立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确定了17个指标阈值和分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针权重,用综合评价法和GIS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在绿洲尺度上,对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张掖、临泽、高台、鼎新和额济纳五个绿洲进行了80年代中期和近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分析,该文最后得出结论:与80年代中期相比,黑河中下游地区的绿洲生态安全状况变化较大,其中水安全状况均明显下降,但是中游绿洲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下游绿洲,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安全均有所上升,因此中游绿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基本与80年代的持平或略有上升,其中张掖绿洲的评价值最高,而下游地区绿洲的综合评价值则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额济纳旗绿洲的综合评价值最低.
其他文献
空间尺度(以下简称为尺度)以及尺度转换问题是地球系统科学中的热点问题,而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结构的复杂性和观测的不可重现性,使得尺度问题成为研究的难点。无论对地观测、模拟还
该论文通过2001和2002两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势和灌溉频率处理土壤水势的时空分布规律、萝卜的生长发育规律、萝卡的耗水规律和以
改革开放,恢复宗教政策以后,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开始逐步被纳入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本研究立足于现代国家与宗教这一核心命题作为研究的现实出发点,区别于以往研究中过多关注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不仅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而且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
积雪具有高反照率、低热导率的特性,是冰冻圈快速变化的指示器,也是影响全球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因此积雪特性成为当前冰冻圈研究的重要部分。雪粒径作为描述积雪属性
本文选取了雷州半岛西北部下录地区泉水(QS)剖面的沉积序列,采用14C测年建立了泉水剖面约48.0cal.ka BP以来的时间序列。通过对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提取元素变化所蕴
论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下开展的企业及其区域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梳理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特征,对全国各省区国有企业变化带来
随着地下水资源重要性增加,渗漏层非点源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硝态氮(NO-N)是渗漏层常见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之一.该文从农田尺度研究了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NO-N淋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轨道交通的突出作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对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对周边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的优化、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等方方面面均展现了它十分显著的外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连同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为标志,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此,后来我们党经常把自己的路线称作“十一届三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