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其机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qads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腱损伤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肌腱组织工程研究为临床修复肌腱损伤和缺损提供了新思路。肌腱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增殖相对缓慢,不能满足肌腱组织工程对其数量上的要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但能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还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另有研究表明,异体骨髓MSCs移植不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MSCs有可能成为肌腱组织工程中很有吸引力的种子细胞的来源之一。 本研究通过贴壁筛选法结合MSCs专用培养基MSCGM从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MSCs,建立体外培养扩增骨髓MSCs的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所分离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细胞基质蛋白属性;采用排除法对所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将所分离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观察其多向分化潜能;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SCs的端粒酶活性;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将外源基因BMP12导入骨髓MSCs中,诱导骨髓MSCs定向分化为腱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12基因导入后的MSCs内信号蛋白分子Smad4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骨髓MSCs定向分化为腱细胞的机制。 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培养扩增骨髓MSCs的简单、稳定、高效的方法。MSCs的细胞周期和生长曲线提示所分离的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潜能;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了所分离的细胞为未分化的骨髓MSCs,而且细胞的均一性较好,纯度较高;原位杂交法证实了MSCs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裸鼠体内实验表明所分离的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外源基因BMP12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其机制导入骨髓MSCs中,成功地诱导了骨髓MSCs定向分化为腔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RT一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表型发生明显改变,具有与键细胞相似的表型特征,而且诱导后的细胞仍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westem Blott吨结果提示,BMP12诱导骨髓Mscs定向分化为健细胞过程中,Smad通路参与了此过程。综上所述,骨髓MSC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肌键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其他文献
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细胞内多种正常代谢过程的产物,在生物体内扮演双重角色。适当的ROS浓度有利于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例如,适当的ROS浓度在机体抗感染及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OS浓度过高时却能够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即氧化应激反应(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氧化应激反应是指ROS产生过多或代谢障碍并超过内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主要原料合成预聚体,然后使用甲乙酮肟(MEKO)封闭异氰酸酯得到封闭型聚氨酯,将封闭型聚氨酯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LMPA)混合制备了单组分封闭型聚氨酯胶黏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封闭型聚氨酯的解封温度和胶黏剂的扩链反应,并讨论了异氰酸酯(—NCO)基团含量、扩链系数、湿固化时间和硅烷偶联剂γ-
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也是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骨缺损、骨不连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棘手问题,人们采用许多修复办法如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金属材料、陶瓷及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等来修复骨缺损,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如供体来源有限、免疫排异反应、难以降解、有毒及其它副反应。近年来设计仿生骨基质材料,为解决骨缺损及不连修复提供了全新的修
研究背景: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介导的细胞凋亡至少通过2条独立的途径,即DNA损伤和细胞膜死亡受体激活。DNA损伤激活内源性凋亡通路,导致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AIF和Smac/DIABLO等促凋亡蛋白。ATP/dATP存在的情况下,细胞色素C结合到Apaf-1的WD40重复区域,促使Apaf-1寡聚化,形成Apaf-1-细胞色素C多聚复合体。此复合体通过A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主要分布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和部分T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RCA)-Ⅰ类抗原,二者的结合构成了KIR-HLA信号系统,调控NK细胞和部分T细胞的杀伤功能。KIR分为两大部分
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是TGF-β超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uperfamily,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亚家族(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subfamily,BMPs)较特殊的一员,优势表达于关节软骨组织,它在软骨发生和长骨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体外培
结合HIV-1 gP41 NHR的环肽及模拟gP41融合核心结构表位的筛选与鉴定 AIDS为感染HIV-1病毒后所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针对HIV感染及AIDS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仍是联合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P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即鸡尾酒疗法。但该疗法主要针对HIV感染后期,长期应用有毒、副作用且易诱导病毒突变株产生。 HIV-1跨膜蛋白gp41在病毒和细胞融合中发挥关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遗传性疾病等的最有效方法。但是,HLA完全相合供源严重不足,迫使人们转向HLA半相合allo-BMT研究。与HLA全相合allo-BMT相比,遗传上的差异加大,使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受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目前普遍认为,移植物中的T细胞,在引发和放大GVHD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
在组织、器官移植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免疫排斥。血液是结缔组织,输血的本质是一种非长期存活的组织移植。如何解决同种免疫排斥问题,各国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克服免疫排斥有多种方法,比如抑制受者的免疫功能、去除供者引起免疫排斥的抗原、切断补体激活途径、清除受者体内引起免疫排斥的抗体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大大提高移植物在受者体内的存活时间。使用大分子化学材料—mPEG对供者组织、器官的细胞抗原遮蔽,避免
目的 1.研究两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多巴复合物(Lysine-DOPA compound):LD80-20和LD90-10(表示DOPA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和10%)是否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性以及对细胞的增殖和钙化能力是否有影响 (1).LDS0-20和LD90-10对MC3T3细胞伸展性的影响 (2).LD80-20和LD90-10对MC3T3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