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煤掺烧最佳配比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不同掺配比下的两种烟煤掺混得到的混煤进行常规煤质分析,热重实验和一维炉半工业燃烧试验,研究混煤燃烧性能,并借助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对电厂安全经济性,热经济性,环保经济性进行综合评判,以指导电厂进行中试试验,探索适合电厂锅炉实际运行的混煤最佳配比。本文建立了一套混煤最佳配比的研究方法,提高电厂经济效益,达到安全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利用常规分析测试和热重实验对烟煤单煤及其不同比例的混煤进行煤质分析和燃烧性能研究。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混煤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满足线性加权关系。热重实验发现,掺烧着火特性更好的烟煤可以降低初析温度,加快挥发份的释放速度,有利于提高着火稳定性。但掺烧着火特性更好的烟煤时,挥发份释放不均,导致局部缺氧使燃烧相互抑制,燃尽率反而降低,在接近1:1掺配比例时抑制最严重。在结渣性能的研究中,发现高低灰熔点煤掺烧可以明显改善低熔点煤的结渣性能。建议电厂在掺烧烟煤时,尽量选用煤质稳定,性能相近的掺配煤种,提高热经济性,对结渣倾向严重的锅炉建议采用高低灰熔点煤掺烧以改善结渣性能。  本文利用一维炉煤粉燃烧炉台架对相同煤种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和排放特性进行热态试验,以期获得更接近炉膛实际燃烧过程的各煤种燃烧特性,为煤种特性的判断提供更丰富信息。通过热态燃烧试验验证,试验工况下总结相同煤种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与热重实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增强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此外,热态试验结果显示,SO2的生成量介于两掺配单煤之间,与单煤含硫量呈近乎线性关系。NOx的生成量则更多受燃烧条件的影响,与单煤含氮量无明显线性关系。  在热重实验和一维炉燃烧试验的基础上,掌握单煤和混煤的燃烧特性,结渣特性和排放特性后,结合单煤的价格因素,借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协助电厂管理者进行综合决策,确定两种烟煤的最佳掺混比例,最后利用热重实验和一维炉燃烧试验得出的混煤燃烧特性规律对变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热力设备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为背景,根据气固两相快速热平衡的原理,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单级换热单元的颗粒帘气固流动特性实验系统,并在该实验系统上开展了包括气
电力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促进着经济健康发展。制粉系统对降低火电厂能耗,提高其经济性很有影响,因此,对制粉系统优化控制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我国火电厂小中型机组一般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该系统具有组成复杂,占地面积大,电耗高,钢耗多等缺点。直吹式制粉系统具有组成简单,占地面积小,电耗低,钢耗少等优点,在我国300MW及以上的机组普遍采用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的磨煤机出力即为锅炉的燃煤量,所配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发电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燃煤发电所需要的主要能源是煤炭,而煤炭市场经常发生变化,造成电厂所需的煤种来源很不稳定,导致电站锅炉燃用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