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资料的汉英同声传译技巧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同声传译的通用技巧已被学者广泛研究,但针对特定文体的同传策略却鲜有涉及,汉语技术资料类文章的同传技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愈加深入,旨在推动各国技术交流的研讨会规模及数量均呈上升趋势。所以,对于技术资料的同传技巧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篇论文的研究主体为陶瓷专家李广琪教授在“中国第二届外销瓷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有关陶瓷制备专业技术的演讲稿原文,会议的同声传译由笔者亲自担当。以笔者在会议上的同传译文入手,深入剖析传统同传技巧如“省略”、“转换”、“顺句驱动”在技术资料同传中的新颖表现形式。经研究发现,技术类资料的同声传译重点为关键信息的准确传递,严格把握同传译入语的客观性、准确性、流畅性便为首要原则。就具体特点而言,首先,技术类资料时常涵盖整套制作工序的描述,但描述所应突出的重点有时却为工序完成后的最终产品,所以译员通过灵活运用“省略”技巧,可将繁琐的工序归纳为一个“总括性词汇”,从而突出制作工序的重点信息。第二,中文技术类资料通常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加强其可读性。但是,对于此类资料的同声传译并不要求传递其写作风格。因此,译员可采用“转换”手法,通过与“等待”技巧合用,敏锐发掘意群间逻辑关系,排除源语的写作修辞手法干扰,准确突出关键信息。第三,中文技术类资料所采用的语法结构通常不甚明显,而英语的“形合”特点便要求同传译员在采用“顺句驱动”策略时,以突出源语语法结构入手,准确把握关键信息,清晰向听众传递逻辑结构。最后,针对中文技术类资料“术语密集”的特点,笔者认为译员可采用“模糊型”处理策略:即不要过分关注非关键术语的集中传递,可与“替代’等同传原则结合,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重组并概括源语中的非关键信息。
其他文献
在基地级维修引入民间维修力量的背景下,讨论保持核心维修能力的必要性,借鉴美军保持基地级维修能力的做法,提出了关于如何保持我军基地级维修能力的若干点启示。
关系从句习得一直是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重点。以往研究多以二语习得为背景展开,关注母语或二语对二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影响。三语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开展的较少。本研究以跨语言比
如果说2011年对于铅蓄电池行业来讲难熬的话,那么今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矿到冶炼、再到下游,铅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依然困境重重,处境艰难。
<正>~~
期刊
文章以矿井局部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理论对矿井局部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额定定定额值进行了探讨。
在石门揭煤和高瓦斯掘进工作面施工中 ,采用铁质风筒分流器 ,实现双局扇、双电源、单路风筒供风 ,较好地解决了因单台局扇停电、停风带来的瓦斯隐患。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类型的分析,论述了事故的基本规律及重点防范的时期和部位,揭示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介绍了上覆岩层裂隙模拟实验和“O”型圈特征的研究,从贮热空间和可能形成的漏风裂隙上分析隐蔽火源可能产生的位置和区域,并在现场实践中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