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表条件下季节性冻融土壤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靠开源,二靠节流,农业节水是节流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为出发点,以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太谷均衡实验站为试验基地,分析研究了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表条件下冻融土壤的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试验田块分7种地表条件:休闲裸地(LD)、地膜覆盖地(MD)、玉米秸秆覆盖地(JD)地膜和秸秆二元覆盖地(JMD)、小麦裸地(XLD)、小麦秸秆覆盖地(XJD)和草地(CD)。采用自制的双套环入渗仪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法进行了系列入渗试验252组,同步监测地温和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特征。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季节性冻融期7种地表条件下土壤的冻结特征、入渗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冻融土壤入渗能力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 1.季节性冻融期地中温度与日平均气温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二者之间关系可以较好地用二次多项式y=α01x+α2x2来表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程度降低。 2.土壤的冻结和融化实质上是土壤水的冻结和融化,从研究冻融土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大坝安全评价的多因素赋权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权重、专家权重以及融合权重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大坝安全性态分析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本人现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确立准确的教
位山灌区是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它承担了聊城市36万公顷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镇建设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引黄济津、引黄入卫两大跨流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