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茎秆生化成分和倒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在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油菜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生产模式也由原始的人工种植模式逐渐向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大大提高了油菜生产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倒伏成为制约机械化生产模式推行的主要因素。倒伏不仅导致油菜减产,极大地影响油菜品质,还使机械化收割作业难以进行,导致油菜生产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本试验针对不同品种油菜的倒伏差异以及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形态指标和茎秆抗折力以及茎秆生化成分的影响进行探究,总结花后不同时间段,各处理条件下茎秆成分含量与倒伏之间的关系,拟筛选出抗倒性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对不同采收期、不同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超甜(sh_2)、普通甜(su_t)和加强甜(su_1se)玉米杂交种以及大田玉米杂交种的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水溶多糖(WSP)含量以及水分含量
高等植物脂质转运蛋白(lipid-transfer proteins, LTPs)是一类小分子量碱性单体蛋白质。LTP能够在生物膜之间转运磷脂,参与细胞内生物膜的形成。LTP还参与形成角质与腊质,因此其与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相关。目前已报道多种植物LTP基因序列,且已纯化出LTP蛋白。本研究从Au、Am、D、Eb、Ee、F、H、I、M、N、Ns、P、O、Q、R、St、Ss、Sl、Ssh、Ta、CD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矮化育种的进程中,仅有少数几个矮源得到了利用,这些矮源所携带的矮秆基因主要是半矮秆基因sd1或其等位基因,同一矮秆基因的利用潜伏着由遗传单一而带来的风险。因此,筛选和鉴定新的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半矮秆基因已成为水稻育种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中的水稻矮秆材料矮泰引-3系由半矮秆籼稻品种泰引1号自然突变而来,我们从矮泰引-3中分离、鉴定到一个新的半矮秆基因sdt2,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东北春玉米穗分化和籽粒发育的影响及不同穗型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差异,2013和2014年以不同穗型品种ZD909(中小穗型)、JD209(大穗型)和ND4(大穗型)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4.5、6.75、9.00、11.25和13.50万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雌雄穗分化、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籽粒灌浆等的影响及不同穗型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差异,结果如下:(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