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 lung carcinoma, PTLC)是一种在胸部影像学上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模糊阴影的肺癌,且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其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是国内的相关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发病率亦有所上升。由于其在临床上无特殊性的表现,且在胸部影像学上酷似“肺炎”,极易被误诊为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延误了治疗。本研究探讨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症状、诊断、误诊、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其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肺炎型肺癌的认识,以期对其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肺炎型肺癌,用Kaplan-Meier法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各组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Cox Regression进行分析,对生存率用Life Tables过程进行任意时间点的生存状况评价。结果本组32例肺炎型肺癌男女之比1:1.13,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易误诊为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误诊比例高达59.38%(19/32);确诊常用的方法有术后病理、开胸肺活检、经纤支镜肺活检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4种;在病理学上大体分为3型,其中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占15.63%(5/32);腺癌9例,占28.13%(9/32);含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混合型腺癌18例,占56.25%(18/32);治疗方案的选择因综合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中位生存期2.98年(35.99个月);性别、病理类型、影像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组间生存曲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病理类型、影像学类型、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肺炎型肺癌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大多数患者因肺炎型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造成误诊;治疗方案以尽可能手术为主,再结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为原则;肺炎型肺癌的预后受综合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