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形象和支持市民公共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具有高品质的广场、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着追求形式与视觉感受、忽略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的倾向,因此,广场的实际使用与设计初衷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建成广场使用状况不佳、城市公共空间闲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合肥市有代表性的城市休闲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后评价(POE)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市民在广场建成环境中的实际感受与广场设计之间的关系,试图揭示影响广场使用满意度各主要因素的不同重要度,以期对未来我国城市广场及其它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评价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广场和POE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国内外广场的发展、广场的设计手法和我国发展POE理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在对既往研究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物质环境、社会活动、心理感知为主要内容的POE评价模型。其次,本文选取市府广场、明珠广场、和平广场和黑池坝广场等四个在合肥市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休闲广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特征、区位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广场的可达性、使用状况、满意度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同时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四个广场的19项二级评价因子的市民满意度和重要性值,以及合肥市四个休闲广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随后,将该得分与之前的POE评价模型相对照,得到广场最终的使用后评价结果,并总结出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与物质空间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广场设计、建设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空间、环境、设施和维护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