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卡那霉素生产过程大多采用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动态洗脱工艺。针对该工艺存在的缺陷,本工作进行卡那霉素A、B组分分离纯化新技术研究。 卡那霉素A、B属于多元弱碱水溶性化合物。本工作分别采用基于缓冲体系原理的分段线性回归分析、联立方程的算法和基于酸碱滴定通式的Rosenbrock算法,处理卡那霉素A、B电位滴定数据。估算得到的卡那霉素A多元离解常数与文献报道的数值吻合。本论文首次全面报道了卡那霉素B的离解常数:根据卡那霉素A、B的电离度模拟不同pH条件下各价态的分布系数曲线(pH-分布系数曲线)。 以发酵液为原料,筛选了八种不同类型强酸性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大孔型D-186树脂具有卡那霉素吸附总量高、杂质吸附量少和卡B组分富集率高的特点。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上柱吸附富集条件(pH7.0,流速2.0V/V/h)和杂质洗脱条件(硫酸铵溶液浓度1.0%(v/v),pH7.5,流速1.25V/V/h)。采用D-186树脂和732树脂四柱串联动态吸附洗脱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富集发酵液中的卡那霉素B组分。在发酵不正常时,能够保证卡碱产品的质量。 采用D-186树脂从结晶母液中分离卡那霉素A、B组分。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上柱吸附富集条件(母液稀释浓度1.26万u/ml,pH7.0,流速1.5VN/h)和杂质洗脱条件(硫酸铵溶液浓度1.5%(V/V),pH7.5,流速1.75V/V/h)。采用三柱串联动态吸附洗脱工艺路线,使卡那霉素A、B组分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3%以上,杂质去除串达到99%。 将从发酵液和结晶母液中富集的卡那霉素B组分枓液浓缩后按比例混合(浓度30~35万u/ml,卡B组分含量约占35%),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H401进行柱层析分离。优化了层析分离操作条件:①粒径80目(0.20mm),交联度2.5的H401阴离子交换树脂:②上柱量为1.05ug/ml:③洗脱剂NH4OH浓度0.6%(V/V):④洗脱流速0.5ml/min。卡A产品纯度达到99.5%,卡B产品纯度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