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脉冲设计与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模型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超宽带无线技术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最热门的物理层技术之一。针对超宽带的应用,FCC(Federal Commuication Commision)提出了对UWB(Ultra-wideband)信号的辐射掩蔽要求,在设计波形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目前提出了许多方法,比如基于载波调制的成形技术、Hermite脉冲成形技术和高斯脉冲成形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只是在3.1Ghz到10.6GHz范围内较好的利用了辐射掩蔽,对于3.1GHz以下的低频段辐射掩蔽利用却不是很好。另外,对于超宽带信道模型,比较有名的是△-K模型、Salen-Valenzula模型和Intel提出的多径信道参考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根据传输距离在10米以下给出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信道参数。对于更远距离信道的参数特性并未给出分析。作者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设计方法。将小波函数运用到脉冲波形设计中,并且提出利用多个脉冲函数组合的方法来设计脉冲波形,更加充分利用辐射掩蔽特性。同时,将遗传算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使计算结果能够收敛达到最优解。(2)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设计方法、UWB正交脉冲设计、高斯脉冲和Hermite脉冲成形技术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斯函数及其高阶导函数和Hermite脉冲等单一波形函数只在3.1GHz到10.6GHz充分利用了辐射掩蔽。UWB正交脉冲设计能使波形有正交性,但是频谱利用率不够。本文的方法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辐射掩蔽,不仅在3.1GHz到10.6GHz而且在3.1GHz以下也充分利用辐射掩蔽。且本波形在2GHz附近有较大的功率衰减,可有效减少与UMTS/WCDMA通信系统间的干扰。(3)通过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超宽带数据库,分析了室内环境15m到25m距离的LOS(Light of Sight)、OLOS(Obstacle Light of Sight)和NLOS(Non-light of Sight)三种传播环境下超宽带信号的传输特点,并将其与10米以下的信道传播特点进行了对比。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提出了对原始数据进行补零和频谱对称操作来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同时将CLEANT算法用于数据的处理中。最后,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波形在该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进行了仿真。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的普及,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监管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大多数监管设备或软件主要针对有线网络,尽管已有一些无线局域网监管设备,但其存在监听范围小等诸多问题。
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Network)是以IP技术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的业务驱动网络。这主要表现在网络能力将向业务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已逐渐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备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带宽扩展性好等优点,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计算机、通信信息的高速融合,嵌入式系统开发已经是信息电子产业的一大热点。发展高速便携产品,是当今信息产业主
随着光传输系统中单通道比特率的增加,偏振模色散越来越严重地损害着系统的传输性能,使得偏振模色散矢量的一阶近似变得越来越不合理。在高比特率、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使用中,对
本文在研究单阈值神经元的光电实现和分析传统电路实现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喇曼散射效应的多阈值神经元。把基于光纤中受激喇曼散射多阈值神经元和各种数字逻辑相结合,提出了各
对于户外场景图(尤其是坏天气拍摄的图片)往往会因大气中颗粒或水汽的存在而降质,而且降质后的图像往往对比度低、内容模糊不清。图像去雾能有效恢复图像的对比度和真实色彩,
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是用来决定多个节点如何共享有限的信道资源的机制,而协议设计首先要尽量保证节点公平占有信道;其次是要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
分集是一种有效的对抗移动通信中信号传输的多径衰落和信道间干扰的技术。空间、多天线分集可以与其它分集技术,如时间、频率分集,有效的结合,在不增加传输时间和带宽的条件
飞行数据记录仪是无人机记录飞行状态及任务参量的重要设备,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及应用,要求无人机飞行数据记录仪存储数据的容量越来越大,因此,无人机飞行数据记录仪存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