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基础观点(RBV)更多的是从战略内容角度探讨,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的特征与市场条件;因为环境的改变将影响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价值,所以从战略过程角度探讨资源与能力是如何产生的理论问题逐渐受到战略学者的关注。动态能力正是论述企业面临变动的环境如何获得新能力的理论。 本文重新定义动态能力的概念为,企业在技术变革过程中所展现的跨期能动性,包括4个维度,即以一期知识基底、战略学习、战略干预和二阶常规。对应动态能力的二期绩效则为跨期绩效。论文的核心假说是动态能力促进企业的二期能力和跨期绩效的提高。尽管在现实中可能是交替出现或者循环往复,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可以在逻辑上看作取得二期能力的四个阶段。企业在技术变革的端倪,在一期资源与能力不能再支撑跨期绩效的形势下,从一期的知识基底出发,进行二期导向的战略学习,并且通过战略家对企业内部知识演化过程的干预,通过二阶常规部署内外资源和改变旧有常规,从而取得新的资源构形,建立二期能力,并引致跨期绩效。以中国影碟机行业为研究对象,将影碟机企业的持续经营期分为VCD与DVD两期。研究发现,论文的核心假说得到了支持,即动态能力一方面直接对跨期绩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动态能力可以通过促进形成企业的二期能力,间接地影响企业跨期绩效。这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动态能力异质性和建立二期能力的过程本身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而反驳了动态能力同质性的观点。 整合战略过程意义上的动态能力与战略内容意义上的二期能力、跨期绩效益处良多。从战略内容角度看,评价战略的可行性要看其在下一期环境中的恰当性;从战略过程角度看,需要将下一期的战略内容作为评价战略变革可能性的因素。本文从动态能力角度提出了跨期战略的概念,比企业的长期战略涵盖时限要短、具体,而比企业当下的战术运作要更未来导向,着重在企业当前核心能力行将被摧毁时,通过展现动态能力塑造企业的下一期能力。此外,政府应该积极着手反垄断法的制定和专利法的修订,以及贯彻实施,在专利落后的领域与发达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协助国内企业取得跨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