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国家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湖北省发展的也越来越好,人民生活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问题”,会议认为“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1,因此今后的一段时期,国家、地区为了解决发展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问题,深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仍然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从2008年以来,为了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应对经济危机,我们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外,美联储加息,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打折扣,对内,投资下降,消费不足,去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更受影响,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深陷泥潭”,这时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发挥宏观引领作用,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08年实施至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国内的学者纷纷从国家层面给出答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断受到质疑,有人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已经不大,但考虑地区发展情况不同,政策效果肯定有所差异,并且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振兴实体经济都离不开政府财政支出,离不开经济增长。本文基于以上情况,结合湖北十七个地级市、州近10年的经济数据,在Barro(1990)的生产性政府模型框架下,将财政支出G按职能划分为公共服务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经济建设支出四大类,探讨了至2007年政府收支改革以来湖北省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究竟有没有影响,以及那些支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存在影响,通过现状分析发现不管从第一部分湖北省三大城市圈总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还是从第二部分湖北省三大城市圈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都发现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联系,尤其是财政支出当中科教文卫支出及经济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过采用单位根检验、F检验及豪斯曼检验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总支出促进了湖北近十年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科教文卫支出是促进湖北近1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国内外形势下,结合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湖北省仍然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支出要积极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财政支出要与减税降费相结合;加大科教文卫支出,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