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城镇居民应对疾病医疗风险的基本举措。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推行,将长期未得到保障的城镇灵活就业者和未就业者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但是由于城镇中各种医保体制分立,不同制度的摩擦产生漏洞,使得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处在无任何医疗保险的处境。即使拥有了医保的城镇居民,由于在不同制度内不同的缴费和统筹支付机制,享受的医疗服务也是不均等的。
研究方法和目的:本论文将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城镇各阶层人群对基本医疗保险的需求状况,并运用两部模型探究在基本医保制度下城镇居民利用医疗服务利用的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得出城镇医保基本医疗保险的需求及其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结论。
结论概要:本论文利用CHARLS中国健康养老数据库,研究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医疗支出情况。结果发现,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严重的横向和纵向不公平。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参保意愿高,但较高收入阶层的参保意愿反而降低了,削弱了医保的获得转移效应。其次,城镇居民医保的覆盖率尚低于农村居民,城镇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往往成为基本医疗的遗漏群体。商业医疗保险对于基本医疗保险有很强的补充作用,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参与基本医保的概率更高。基本医保存在一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健康自评越差、家庭医疗支出越多的居民参与基本医保的意愿更强。但是基本医疗保险显著增加了居民在生病时就医的概率,增加了医疗支出。本文认为中国应该深入推行“全民医保”,消除医保的城乡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真正改善全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