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引史部文献考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具有严密体系的文艺理论专著,近百年来,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龙学”,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也留下了一些经典著作。目前对于《文心雕龙》引史部书籍的情况作全面系统考证的,并未见到,只是可以看到一些与《文心雕龙·史传》篇相关的文章。但由于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也只是对部分史部书籍进行了解读,所以关于刘勰本人的史学思想也未能作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点。而另一方面,从方法上讲,以往是研究大多是从《文心雕龙》涉及的文学概念来进行阐发的,而未从文献征引的角度作全面的考察,缺乏系统性,论据也相对单薄。因此,本文将采用引述考的研究方法,尝试对《文心雕龙》征引的史部文献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从而进一步探讨刘勰的史学思想。依据这个思路,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分为三节,第一节概述了“史”部的形成及演变,主要介绍了“史”的本义、史官与史籍、“史”与目录及本文考察“引史”的依据。第二节概述《文心雕龙》引史的研究现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展开说明。第三节则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文心雕龙》征引史部文献考”,分两章论述,是对《文心雕龙》征引史部文献的全面考察和分析,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被征引的文献依《隋书·经籍志》“史部”著录书籍而列,每部文献下按《文心雕龙》篇次将刘勰原文逐条列出,指明征引形式,又于每条后附写按语,包括征引文献的出处,文献的本意,刘勰引用的目的,引用前后意义的变化,以及《文心雕龙》上下文义的疏通。第三部分为结论“由《文心雕龙》引史书看刘勰的史学思想”,分为四小节。第一节“《文心雕龙》对《史记》的评价”,从“实录无隐”、“博雅弘辨”、“爰奇反经”、“条例踌落”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二节为“《文心雕龙》对《汉书》的评价”,从“《十志》该富”、“赞序弘丽”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三节为“《文心雕龙》对其它史籍的评价”,对从后汉至三国时期的史部书籍进行了评价,其中最为推崇的是《三国志》。第四节则是“浅析刘勰的史学观”,从“依经”、“附圣”和“按实而书”的写作原则上进行论述,肯定了刘勰在史传文学上的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中简便、准确估计最佳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将58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锁骨头
人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想一直未曾止步。各大城市中超级高楼的设计建造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支持超级高楼的建筑师和决策者都认为,超级高楼不仅地面利
报纸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试图彻底颠覆既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传统,使文学真正回归本体的年轻小说家,他们的名字包括马原、
黄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出色的国粹派思想家。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的局面,国粹派尝试探索国家民族危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形成了文化守成派。黄节作为国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数据为系统地研究基因的调节和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蛋白质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分子,蛋白质组学在微生物基因组的功能研究中异军突起、蓬勃发展.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定量蛋白质组学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或技术,对生物样品(细胞、组织或体液等)在某些过程中蛋白质的含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及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创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创作理路与思想内涵深受乾嘉汉学的治学风气影响。本文从学术史和小说史的双重视角出发,探讨《阅微
拉曼光谱法与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及X-射线衍射法等都是评估物质分子结构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从拉曼光谱取得的信息主要是分子内振动及晶格振动,可了解有关分子结构
由于某型运载火箭芯一级发动机与总体接口复杂,水平对接装配困难等问题,基于对发动机机架及壳段吊装试验后径向变形的研究,开展发动机垂直对接装配方案设计,实现中国液体火箭